笑,是人的一種平和心態以及善良的內心表現,同時,也是體內安多芬分泌物增高的時候。人的心情處于正常狀態時,在與他人交談期間就會呈現為平和的心理作用并用微笑來展現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交往。但一旦笑成為一種疾病那會多么的痛苦,而癲癇病中 就有一種這正癥狀叫作發笑性癲癇。那什么是發笑性癲癇呢?
笑是人類獨有的表情,正常情況下,笑是人的愉快表現,是情感的反映,是內心世界 的表露。笑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各種不同的笑可以反映不同人的不同心理狀態,如自然 愉快的笑,是心情愉快的反映,給人以美感;嬉笑,是輕浮的表現,給人以不莊重感;哭笑 ,是內心不悅而勉強的表現,給人以不誠實感;奸笑,則是內心好詐的表現.給人以厭惡之 感;大笑和狂笑則是極端興奮的表現,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這些笑是有表情和一定內涵的 ,而無表情的笑,則是疾病的表現。癲癇性發笑,是發作性的,毫無表情的大笑或狂笑 。
研究表明笑的刺激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外部發笑因素的刺激,有傳入、聯系、傳出的完 整反射弧,二是內部笑的自發性發放。外部笑的刺激源,是通過人的視、嗅、味、聽、 觸等感覺器官,感受到良性刺激,沿各自的神經通路,傳到相應的中樞,在中樞經過極 其復雜的聯系和分析后,再由面神經、三叉神經、有關的脊神經和植物神經傳出.引起面 、口等表情肌的運動.呼吸肌、咽喉肌等肌肉的協調運動而完成的。內源性笑的自發性發 放,則是一種心理活動的表露,或以往笑源刺激的再現,亦可能是發笑中樞的慢性病理 刺激,或陳舊性癲癇性放電引起的發笑發作。
發笑性癲癇的預防和預后
發笑性癲癇無特殊預防方法,但發作時可能會有意識模糊或 轉化成其他發作形式,特別是大發作形式,故應注意其自身及其周圍人財物的安全。其 預后主要決定于病因、波及范圍及發作形式和治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