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與口腔部位及其周圍的白癜風由于病征和部位和口腔黏膜白斑相似,容易造成誤診。
發病部位不同。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可能會出現在皮膚的任意部位,主要的特征是皮膚病發部位出現白斑。多發生于口腔、舌和唇黏膜,硬腭、齒齦等處。形態大小不一,從點滴狀到小斑片,為乳白色,微微發亮,邊界鮮明,早期白斑光滑如薄膜,晚期白斑變厚、粗糙不平。
病因不同。白癜風的病因已經講過很多次,這里就不做贅述。口腔黏膜白斑病因有慢性刺激,如吸煙特別是抽煙斗或咀嚼煙卷者,過食香料多或過熱的食品,不講究口腔衛生、齲齒、義齒(假牙)等均可能成為誘因。如白斑發生在下口唇,可能為慢性光源性唇炎誘發。
發病年齡性別不一致。且白癜風的病發范圍非常的廣泛,可以使任何以年齡段任何性別人群發病,口腔白斑常見于40~70歲男性較多。
癥狀不同。白癜風皮損邊界色素增加,白斑平滑,黏膜白斑無邊界色素增加,除去病因病情可得以緩解,皮損僅限于黏膜部位;白癜風黑素細胞減少或消失,黏膜白斑為角化過度或角化不全.問有棘層肥厚,淋巴細胞浸潤。黏膜白斑為口腔和黏膜上的白斑,大小、形態不同的表淺白斑.且伴有一定的組織病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