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宋雙年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宋雙年大夫個人網站 > 如何對糖友進行心理疏導

如何對糖友進行心理疏導

時間: 2013-09-30 04:59   來源: 求醫網

  不良情緒可能導致糖尿病,當人處于緊張、焦慮、恐懼或受驚嚇等應激狀態時,交感神經興奮,遏制胰島素的分泌。同時,交感神經還將作用于腎上腺髓質,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間接地遏制胰島素的分泌和釋放而導致糖尿病。糖尿病也會表現出特定的心理特征,針對這些心理特點進行疏導可促進疾病康復。

  1.否認和懷疑。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這一事實,持否認或懷疑的態度,或自認為得了糖尿病無非就是血糖高點,對身體無大影響,對疾病采取滿不在乎的態度,甚至懷疑醫生診斷有誤,拒絕改變飲食習慣,不接受治療,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

  2.憤怒和失望?;颊咭坏┍淮_診,將終身依賴外源胰腺素治療,否則可能會導致危及生命的代謝紊亂。青少年處于求學、創業、戀愛的大好時光,他們得知沒有治療的可能,常有一種憤怒的情感,加之必須終身控制飲食,更加重了憤怒的心理。感到被剝奪了生活的權利與自由,對生活失去信心,情緒低落,整日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情感脆弱,對治療采取消極的態度。有些青少年還認為患病是父母遺傳的結果,將憤怒的情緒針對父母。

  3.焦慮恐懼。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終身性疾病,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癥,加之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知之甚少并存在許多誤解,因此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擔心會影響自己的將來和一生,懼怕死亡等?;驅χ委熯^分關心,出現感覺過敏、精神高度緊張、失眠等。

  4.自責心理。病人患病不能照顧家庭,長年治療又需要大量金錢,造成家庭經濟拮據而感到自責內疚,認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贅。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