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白癜風
白癜風是一種后天性表皮色素脫失皮膚病,其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呈乳白色斑,患處的毛發可正常,也可變白。此病癥狀一般不痛不癢,如果白斑面積較大,在夏日暴曬后,偶爾有些燒灼感。
病變呈純白色圓形或不規則的脫失斑,表面光滑,邊界清楚,邊緣色素增多。變白的皮膚對日光較正常皮膚敏感,稍曬太陽即發紅。病程經過緩慢,漸向四周擴大,互相融合或達到一定程度時停止蔓延,歷久不變。發生在面部的白斑,其發病時間短、面積小,如能得到早期治療,療效較好,故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白斑多數對稱分布,亦有不少病例損害沿神經節段排列。除皮膚損害外,亦可累及部分粘膜。皮損為局部色素脫失,白斑,呈乳白色,其內毛發可變白或正常,但皮膚無其它變化,亦無自覺癥狀。由于缺乏色素的保護作用,曝曬后可引起灼痛,紅斑及水皰。白斑的數目不定,可局限于身體某部或分布在某一神經節段(或皮節),而很少變化或自行消失,但是多數病例往往逐漸增多,擴大,甚至可泛發全身。
色素脫失的程度因人而異,因部位而異,也可因脫色程度不同而顯示白、灰白、近正常膚色三種色調。臨床上按白斑的形態、部位,范圍及治療反應一般分為五型,即:局限型,散發型、泛發型、肢端型、節段型。根據病變處色素脫失情況可分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此病的病期可分為進行期,靜止期與好轉期三期。部分患者視網膜,脈絡膜及軟腦膜的色素細胞可受侵犯。病程慢性,可持續終身,完全自愈者較少。診斷皮疹為形狀、程度不一的白斑,常融合成片,邊緣色素深,常對稱發生,無自覺癥狀,其上毛發可正常或變白。病程進展快慢不定,可全身泛發,可自然痊愈。
白癜風癥狀不同皮膚的顏色也就有所不同,患者皮膚的顏色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顏色:淡白色:是皮膚白班損傷最輕型,白斑顏色較正常皮膚淺淡。這說明此皮膚白斑的黑色素細胞功能已損傷一至二成,還有九成或八成的功能存在。乳白色:是皮膚白斑損傷較重型。白斑顏色似牛奶。說明此皮膚白斑的黑色素細胞功能,已損傷二至三成,還有七成或八成的功能存在。云白色:是皮膚白斑損傷比較重的類型。白斑顏色似天上飄著的白云一樣,說明此皮膚白斑的黑色素細胞功能已損傷七到八成,只有兩到三成的功能存在。
二、白癜風發病的因素
1、環境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的進步,周圍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加嚴重。工業生產時排出的未經處理的廢氣中常含有一些酚類,汞等有毒物質,很容易誘發白癜風,直接對人體造成損害。一些殘留過多農藥制劑,殺蟲劑等化學藥物的農作物對人體造成很多影響,含重金屬鹽超標的食品也是白癜風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2、精神因素
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心理壓力很大,思慮過度,長期處于抑郁情緒。長期的心理負擔和精神的過度緊張很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免疫力降低,導致白癜風的誘發。
3、微量元素的缺乏
微量元素在人體中含量很少,但對人體的作用很大,與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很大關系。白癜風的發病主要是黑色素分泌異常,而銅,鋅等微量元素與黑色素的合成有直接關系。這些元素的缺乏很容易導致黑色素分泌異常,從而引發白癜風。
4、外傷
一些凍傷,燙傷,機械刀傷感染后在身體氣血虧虛的時候很容易變為發病的誘因。
三、白癜風發病的原因
1、黑素細胞自毀學說
由于一些對黑色素細胞有毒的中間產物作用于黑色素細胞,造成了黑色素細胞的破壞和損傷,從而導致了此病的發作。而且此病還可能與工業上生產和使用的一些酚類化合物有關。
2、自由基因素
有科學研究表明患者體內的自由基防御系統中某些酶的活性降低,患者表皮內的過氧化物積聚,造成氧化應激,直接或間接的損傷了黑素細胞而白變。
3、精神因素
河北白斑病較好醫院專家指出,精神創傷、生活壓力以及緊張性的精神事件是造成白癜風發病原因之一,有調查稱大部分的患者在起病或者是皮損發展的階段有精神創傷、思慮過度、疲勞過度等精神過度緊張的情況。
4、自身免疫學說
這是是目前比較公認的一種學說,是由于患者的血清中產生了抗黑色素細胞的抗體,并且患者的血清中還有多種自身抗體,而且這些抗體與病變活動和皮損的面積呈正比。在活動期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有紊亂狀況,發生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