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嬰兒患上癲癇的比例在逐漸上升,這是什么原因呢?相信這些都是很多家長都很關心的問題,嬰兒因為年齡小,腦部還在發育時期,并且嬰兒發病時間不長,所以相對來說早期治療的話治療效果會很好。為了不讓嬰兒錯過較好的治療時機,方便家長及時發現給予治療。下面我們來看看
嬰兒癲癇是指發生在出生之后28天以內的癲癇,其發病原因較多,如先天發育異常、遺傳、分娩產傷、顱內感染、顱腦外傷以及熱性驚厥等因素均可導致。嬰兒癲癇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其發作類型包括微小型、陣攣型、強直型及肌陣攣型等。
主要癥狀有:
嬰兒癲癇與成人癲癇的表現形式雖大致一樣,但也有一些自身的特點,如嬰兒痙攣癥,主要表現為嬰兒點頭哈腰、不間斷的點頭發作,此類型在成人癲癇發作時少見。同時,嬰兒癲癇還可出現突然地呼吸暫停;有的可出現自動癥,如腳像蹬腳踏車一樣或手表現為像游泳一樣的動作;還有一些患兒出現口咽部的吸吮、咂嘴、吞咽、咀嚼等動作。產前損傷是嬰兒癲癇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患兒發作時主要表現為四肢發硬、姿勢不正常,發育落后,如不會抬頭、不會坐、不能獨自站立和行走等等。
發現嬰兒有以上異常,家屬應及時到醫院檢查,確保寶寶的健康成長。通過以上的了解大家對嬰兒癲癇的癥狀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所以一旦發現癲癇,不要有癲癇是“不治之癥”的想法,接受正規的治療才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