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劉勝利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劉勝利大夫個人網站 > 位置性眩暈的傳統療法

位置性眩暈的傳統療法

時間: 2013-09-23 08:41   來源: 求醫網

  位置性眩暈又名壺腹嵴頂耳石癥,多見于40~60歲成人,女性多見。能是產生重力刺激敏感的誘因,由一定的頭位所誘發的,持續短于30秒的劇烈眩暈。下面由專家介紹位置性眩暈的臨床癥狀。

  臨床癥狀:

  周身情況良好,只在某種體位或頭位時發生眩暈、惡心、嘔吐等,如變換體位到另側,好迅速好轉,重復某種體位后癥狀又出現。一般潛伏期2~3秒,持續時間很少超過1分鐘,很少有惡心、嘔吐、出冷汗現象,更少發生傾倒。眩暈發作中無耳鳴、耳聾現象,已有的耳蝸癥狀亦不加重。病情多在數周或數月內行緩解,個別人也可待續到數年。病期中不頭痛,亦無其他中樞神經體征。接下來由專家介紹。

  傳統療法:

  一.保守治療。

  此癥可在一年左右不治自愈。個別長期不愈者可采用對癥療法,如口服安定、谷維素藥物。亦可采用強迫體位鍛煉,利用具有疲勞反應的特性,每日固定在誘發體位上進行長期鍛煉,久之即可適應而不再有眩暈感。如眩暈嚴重,應用4%利多卡因、硫酸鏈霉素做鼓室內注射,可收良效。

  二.手術治療。

  長期保守治療無效,可采取前庭神經切斷術治療,但手術會影響生活和工作,而且復發率高。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