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癥是血液疾病的一種,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在近幾年越來越常見,并且兒童患病率更高,因此我們需要多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態,避免疾病帶來的傷害。這就需要我們多了解一些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主要特征,這樣就可以在發病初期發現疾病,及早開展治療。
一、急性血小板減少的癥狀主要為皮膚、粘膜出血,往往較嚴重,皮膚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點,分布不均,以四肢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齦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結合膜下出血,少數視網膜出血。脊髓或顱內出血常見,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顱內高壓表現,可危及生命。
二、慢性血小板減少的癥狀早期比較隱蔽。患者可有持續性出血或反復發作,有的表現為局部的出血傾向,如反復鼻衄或月經過多。瘀點及瘀斑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膚與粘膜,但以四肢遠端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傷后也可出現深部血腫。顱內出血較少見,但在急性發作時仍可發生。脾臟在深吸氣時偶可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