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即衡水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46年,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內兒童福利基金會和中加友協長期資助醫院。199... [ 詳細 ]
為了生命的囑托
時間:2012-10-26 18:43來源:求醫網
一名兇險型前置胎盤產婦母子成功獲救紀實
2月9日下午1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手術室外。
一名年輕小伙子李野(化名)來回踱著步子,神情十分焦急。手術室內,醫生們正在手術臺上緊張地在為前置胎盤、累及膀胱和輸卵管的一名產婦張麗(化名)進行手術搶救……這一讓產科醫生聞之色變的兇險型前置胎盤,給這個本該沉浸喜慶氛圍中的幸福之家,籠罩上了死亡和壓抑的氣息。
下午2時,產婦順利生下一名健康**。
下午6時,張麗被順利推出手術室……手術成功!母子平安!
“幸虧是在哈院,不然妻子和孩子就沒命了。” 2月10日上午,李野感動地說。
多科聯動,嚴陣以待迎接高危產婦
“醫生,救救我愛人吧……”
2月9日上午11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醫務處應急辦公電話急促的響了起來。
“什么情況,請你講清楚。”應急辦副主任鄭運田聽著電話那頭的講述,眉心擰成了一個疙瘩。撂下電話,他迅速跟產科主任姚水平取得了聯系,產科做好了接收急診轉院患者的準備工作。
5分鐘,10分鐘,20分鐘……
早已做好準備的產科醫務人員依然在焦急地等待著,仿佛每一分鐘的度過都聽到孕婦血液流淌的聲音——湍急而嚇人。
中午12時,急救車載著孕婦張麗飛馳50多公里來到哈院產科。經過醫師檢診得知,該產婦為二胎臨產、兇險型前置胎盤,來之前曾在基層醫院打開腹腔欲實施剖腹產,但因情況復雜緊急關閉腹腔后轉到哈院。第一時間,產科值班人員向醫院總值班護理部副主任王艷靜和醫務處長張秀巖報告,總值班同時報告主管副院長邢宏利,邢宏利囑咐:立即組建聯合搶救小組,開通緊急救治綠色通道,集全院**技術水平全力以赴予實施緊急救治。
“兇險型前置胎盤”一詞近些年開始在國內提出,生產中出血量一般在3000-5000ml。隨著剖宮產率增加,兇險型前置胎盤發病率也增加。該病一旦發生,出血非常兇猛、變化快,再加上許多產婦沒有進行常規的產前檢查,往往是發病了再來醫院,手術風險極大,可導致產后大出血,半個小時可以讓產婦喪命。實施這類手術,要求醫院具備強大的監測能力、順暢的救治通道,多科室之間的快速聯動以及高超的手術水平。
一場與死神之間的較量開始了……
為了搶救這名孕婦,哈院多部門聯動機制像一臺高功率馬達快速運轉。醫務處張秀巖和鄭運田第一時間趕到手術室,負責組織協調搶救工作。剛剛下了手術,正在回家路上的麻醉科主任王忠義和普外科副主任王成君立即返回醫院;頭一天做了一宿手術的產科主任姚水平10分鐘內趕到醫院;產科高惠玲、趙瑞芳、李寧、尹學敬、麻醉科的王福朝、呂東海,輸血科的王常榮也都為迎接這名高危孕婦做好了準備。這樣,由產科所有主任及值班醫師、麻醉科主任、普外科二線值班醫師等組成了一個搶救小組。
手術室內,各專業人員再次根據張麗的病情制定著詳盡的手術方案和應對險情的對策。“患者前置胎盤,胎盤可能浸出子宮還累及膀胱,由于血管豐富,擔心手術中大出血,大家要仔細并確保萬無一失,同時要提前建立多個液路,以便輸血和輸液”,姚水平說。王忠義建議組建兩組大的靜脈通路,一個開在頸外,一個開在左肘靜脈。普外科副主任王成君說:“手術中還要確保孕婦因意外發生大出血時,出血點能夠及時封堵。”輸血科已經備足了4000ml血液,保證在大出血的情況下可以及時輸血補液。……
險中求勝,手術室里緊張的5小時
下午1時,手術正式開始。術前醫務處處長張秀巖和鄭運田給張麗鼓勵,同時在手術間外等候,以便組織協調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