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洛陽建院最早,具有近百年悠久歷史的市級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其前身系美國、意大利1910年、1911... [ 詳細 ]
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洛陽建院最早,具有近百年悠久歷史的市級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其前身系美國、意大利1910年、1911年在洛陽創辦的“福音”“圣心”兩所教會醫院,1951年兩所教會醫院被洛陽市人民政府接收后,合并成立洛陽市人民醫院,1965年3月上級部門,按建院年序,將..." />
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洛陽建院最早,具有近百年悠久歷史的市級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其前身系美國、意大利1910年、1911...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0-27 16:49來源:求醫網
近日,一封發自北京的特快專遞被送到了河南洛陽,收件人是洛陽市第一人民院長院院長魯獻斌。魯獻斌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封患者家屬來信,字里行間充滿了對一院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寄件人叫王曉鵬。3月21日晚,其父王萬杰在洛陽市民主街口遭遇車禍,昏迷不醒。被120急救車送到附近的洛陽一院時,王萬杰已瞳孔散大,生命垂危。醫院急診科、內科、外科專家緊急會診后,患者被收入腦外科,當晚行“腦出血微創引流手術”,術后患者轉入重癥監護室。
腦外科值班醫師梁剛說,由于患者是丘腦出血,出血量大且破入腦室,致使患者病情十分兇險,雖然施行了微創引流術,但始終沒有蘇醒,病情仍然非常危重。接下來的幾天里,患者多次發生呼吸衰竭,隨時都面臨著死亡,與患者家屬溝通后,下發了“病危通知書”。
面對突然而來的噩耗,患者家屬手足無措,十分悲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他們拿著患者的病歷和相關檢查資料到市內其他醫院進行咨詢,兄弟醫院的醫生答復患者家屬:這樣的病人死亡率很高,救回來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沒有死亡,也會留下嚴重的后遺癥!
“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會放棄搶救!”院長魯獻斌、書記許興濤對絕望中的患者家屬回答說。腦外科以科主任邵秋波、主管醫生梁剛領銜的外科團隊多次組織科內、院內會診,邀請院外優秀專家會診,在治療和搶救上想了很多辦法,采取了多種積極地措施,為挽救病人生命忙前忙后,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讓患者活下來”成為每一個參與救護的醫護人員共同努力的目標!患者一次次出現危險,又一次次被搶救了回來,醫護人員在和死神進行著拉鋸戰……
3月29日,也就是患者第一次手術后的第八天,患者不僅沒有蘇醒的跡象,而且病情時常出現反復。復查CT發現腦水腫比較嚴重,**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水腫,不然前期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科主任邵秋波、主治醫師梁剛面對患者兇險異常的病情和不可預知的治療效果,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對患者施行了二次手術——“去骨瓣減壓術”。
術后最初幾天,患者多次出現休克,但每次都讓被搶救了過來。為了讓患者的病情盡快平穩,邵秋波、梁剛等采取了很多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措施。在腦外科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精心呵護下,患者病情明顯好轉,一個月后,患者意識逐步恢復——這樣的生命奇跡,不僅家屬沒有料到,就連醫護人員也沒有料到。遠在北京工作的王曉鵬得知父親已經蘇醒的喜訊后激動不已,寫下了一封真摯的感謝信,用特快專遞寄到了洛陽,盛贊洛陽市一院醫護人員是“健康的使者,幸福的使者”。
就在記者采訪完畢即將離開時,又有一件特快專遞“飛”到了洛陽一院。腦外科醫務人員打開一看,原來是王曉鵬給他們寄來的一面錦旗,上面繡著:“救死扶傷,傳承白求恩精神;微笑服務,醫患親如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