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新容奇醫院(前身是順德縣第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醫療為中心,集預防、保健、康復、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二... [ 詳細 ]
順德新容奇醫院成功實施高難度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
時間:2012-11-08 16:56來源:求醫網
順德新容奇醫院日前成功為一壺腹周圍癌患者實施高難度的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手術),達到壺腹周圍癌治療性切除的目的。目前患者已度過胰瘺、腸瘺等關卡,術后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已能進食半流食,基本擺脫靜脈營養支持,能生活自理,將于近日出院。
接受手術的是一名51歲女性患者,因“身目黃染、尿黃”入住新容奇醫院,經相關檢查考慮患者為“壺腹周圍癌”,該患者病情發展較快,身目黃染進行性加重,并消瘦明顯,需手術解除梗阻。但因患者身體狀況一般,體質欠佳,消瘦,手術創傷大,新容奇醫院院長、普外科主任醫師戎禎祥院長、普外科鄭小平主任和院內相關科室主任經討論研究后決定,為該患者實行治療性手術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手術),并在術前各個科室聯合合作,為該患者提供**質的術前準備。
7月3日,戎禎祥院長和鄭小平主任主持進行了近4個小時的Whipple手術。順利完成了包括腫瘤在內的遠端胃、膽囊、膽總管、十二指腸全段、胰頭、上段空腸等臟器的聯合切除,并完成了胰腸吻合、膽腸吻合、胃腸吻合等消化道的重建。術后第3天,患者已能下床活動,有肛門排氣、排便,腹部傷口恢復良好,現患者已平穩地度過胰瘺管、腸瘺管、感染關和出血管,全身皮膚黃染已消退,尿色變清,恢復腸道營養,可近日出院。
據主刀醫生、新容奇醫院院長戎禎祥教授介紹,壺腹周圍癌是指壺腹部、膽總管末段及十二指腸乳頭附近的癌腫,主要包括壺腹癌、膽總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腸腺癌。目前,我國尚缺乏壺腹周圍癌的大規模流行病學數據。多發生在50歲至70歲,其中男性約為女性的2倍,占同期消化道惡性腫瘤總數的0.5%,從1973年開始,發生率每年以0.9%的速度遞增。由于在癌腫較小時即可引起膽總管和主胰管的梗阻,病程進展緩慢,黃疸出現早,所以手術切除率高達60%,且5年生存率高達40%-67%。外科手術切除是對壺腹周圍癌的治療性治療方法,胰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術)為目前的標準術式。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手術)是一種復雜且創傷很大的腹部手術,此手術方式難度極大,胰瘺、胃排空延遲、傷口感染、腹腔內感染、血栓性靜脈炎為最常見的并發癥。由于術后并發癥較多,常常因為出現胰瘺、腸瘺等并發癥而導致死亡。由于手術難度大,Whipple手術常常只能在優秀的三級甲等醫院并在普外科優秀教授主持下進行。目前作為醫療一線的基層醫院——新容奇醫院已能成熟開展Whipple手術,且術后患者恢復良好。該手術的成功開展,顯現了該院扎實雄厚的外科技術,是普外科技術更上一層樓、向三甲醫院邁進的里程碑,更體現了該院雄厚的綜合實力,為順德地區廣大群眾提供良好的就診選擇和醫療就診環境,并有信譽的醫療質量保證,真正做到大醫院就在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