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結腸炎的診斷依據是什么
時間:2016-05-18來源:求醫網
缺血性結腸炎的腸壁血流減少導致某段結腸壁血液供應不足或回流受阻的缺血性損害,使腸壁營養障礙的一種綜合征。其早期病變局限于粘膜層和粘膜下層,臨床表現有腹痛、便血及腹瀉,嚴重者可導致腸壞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早期確診較為困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缺血性結腸炎的診斷。
1.大于或等于五十歲患者。伴有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缺血性結腸炎、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有時可有便秘,感染、服降壓藥、心律失常,休克等誘因。
2.突發腹痛,腹瀉及便血。
3.多有貧血,結腸鏡有特征性缺血壞死表現;鋇灌腸X線檢查,急性期可見拇指印,后期腸道狹管征象;腸系膜動脈造影可發現血管狹窄或阻塞表現。
4、病史及癥狀:突然發生的痙攣性左下腹痛或中腹部疼痛,可伴有惡心、嘔吐或血性腹瀉,一般24小時內排黑色或鮮紅色便。應注意詢問是否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年輕人應注意是否長期口服避孕藥。
5、體驗發現:缺血性結腸炎患者可有左下腹或全腹壓痛,有時左骼窩可觸及"腫塊"。肛指檢查指套帶有血跡。嚴重者有腹膜炎或休克等表現。
6、輔助檢查:缺血性結腸炎可有貧血和白細胞增高,便常規見紅白細胞。結腸鏡檢查可見腸粘膜充血、水腫及褐色粘膜壞死結節。活檢見不同程度的粘膜下層壞死、出血和肉芽組織,纖維化或玻璃樣變等。早期鋇灌腸可見結腸輕度擴張,可有典型指壓征。應與炎癥性腸病、細菌性痢疾等相鑒別。
通過以上專家缺血性結腸炎的診斷依據是什么呢的詳細介紹,想必大家對有了詳細的了解,患者要對這種疾病引起注意,及時的治療,早日回到甲亢的懷抱。
【本文由西寧長城醫院肛腸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缺血性結腸炎的診斷依據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