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5-02-11來源:求醫網
骨骺分離與骨折,是小兒骨折發生在骺板部位而使骨骺與骨于分離的,稱為骨骺分離。骨折線通過骨骺的,則稱為骨骺骨折。骨骺分離往往很容易傷及骨骺,因而往往影響以后骨的生長,產生繼發患肢畸形。常見的骨骺損傷發生在肱骨上、下端,股骨上、下端,脛骨上端,橈骨下端。
小兒骨折一般都是間接外力所引起的,而且小兒的生活習慣與成人不同,它骨折多因日常生活而損傷。奔跑摔跤,嬉鬧斗毆,攀高摔跌,墜床等為常見原因。
小兒骨折的部位多發生于上肢,其次是下肢。這與跌倒時多用上肢支撐有關。最多見的骨折部位為鎖骨,肱骨外科頸,肱骨下端,尺橈骨下段,股骨干,脛腓骨下段等。而骨盆、脊柱、肋骨、掌、跖、跟骨骨折則較少見。
由于小兒骨骼的成分,有機質所占比例遠比成人為大,故骨的脆性小而富有韌性,因而骨折常表現為青枝型,或骨皮質縐起呈竹節樣改變,小兒之骨膜較成人為厚,骨膜形成的鞘管較為堅韌。故小兒不少骨折表現為骨膜下骨折,即骨皮質雖已完全斷裂,而骨膜鞘管尚完整,折端無移位。在一般外固定下均不易再發生移位。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骨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