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患了腎下垂應該怎么治療
時間:2017-09-04來源:求醫網
眾所周知,腎下垂是指腎臟隨呼吸活動所移動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圍,它是現在生活中較常見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有可能引起泌尿系統的疾病,因此腎下垂患者需要盡快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免因耽誤時間而加重病情,那么不幸患了腎下垂應該怎么治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多數腎下垂患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也就不需特殊治療。如疼痛較重,或有并發癥時可考慮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
1、非手術治療診斷腎下垂后,不論程度如何,均宜先行非手術治療,尤其是僅有臨床癥狀而無并發癥時。非手術治療包括高熱卡飲食,增加腎周脂肪;多臥床休息,臥床時大腿抬高;加強鍛煉,增加腎周脂肪;多臥床休息,臥床時大腿抬高;加強鍛煉,增加腹壁張力;腹部按摩;電刺激;消除感染病灶;調理神經衰弱;使用各種類型的腹帶及腎托。
2、硬化劑注射,腎周脂肪囊內注射硬化劑后,產生化學性、無菌性炎癥,腎臟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固定。常用藥物有奎寧明膠、醋酸酚、自體血液等。適應證是癥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者。凡患側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迷走血管或纖維束帶壓迫輸尿管等機械性梗阻為其禁忌證。注射后低頭臥位1周及平臥1周后可起床活動。失敗者可重復注射1次。
3、腎下垂固定術手術適應證是嚴重疼痛超過3個月,并且有時或長期服用止痛劑;立位腎功能下降或腎積水;每年合并泌尿系感染超過3次;合并腎結石、高血壓。手術禁忌證是神經衰弱或全內臟下垂,癥狀與體位關系不大,即平臥癥狀不緩解者也不宜手術治療。
無論采取何種術式,術中松解腎與輸尿管周圍的纖維結締組織,切斷迷走血管,矯治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畸形均很重要,另外也可切斷腎交感神經。術后一定臥床2~4周。
總之,腎下垂及腎下垂固定術一直是被人們爭議的問題。影像學診斷的解剖性腎下垂遠遠超過癥狀性腎下垂,腎下垂固定術也受到懷疑,近20多年來較少進行,實際上偶然發現的無癥狀的腎下垂無需治療,僅少數癥狀嚴重,并且癥狀系由下垂腎臟所致者,才考慮手術治療。其中腹腔鏡下腎下垂固定術因創傷小,有效安全,勢必取代傳統開放手術。
不幸患了腎下垂應該怎么治療?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關于腎下垂的一些主要治療,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大家在更好的認識這種疾病的同時也能夠做好生活中的一些預防。如果大家有發現不適的情況發生,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更加詳細的檢查,這樣發現問題也能夠及時的接受治療,康復起來也會順利很多。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不幸患了腎下垂應該怎么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