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分別如何進行治療蛔蟲病
時間:2018-02-06來源:求醫網
中西醫分別如何進行治療蛔蟲病?生活中,很多孩子總是食欲不振都是蛔蟲病引起的,蛔蟲病一般是由于感染因素誘發的。面對蛔蟲病的出現,患者一般會采取藥物治療,但是很多患者無法緩解腹瀉、食欲不好的情況。如今,治療蛔蟲病方法越來越多了,中西醫也有不同的方法和見解,那么,中西醫分別如何進行治療蛔蟲病?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治療蛔蟲病:
蛔蟲病屬于傳染病,往往會出現腹痛的感覺,而中醫治療以根本為主,針灸治療蛔蟲病有一定療效,一般先針迎香透四白,后針人中及曲池。也可配合中藥烏梅丸或用米醋100ml加溫開水和勻一次服,蛔蟲病患者必要時4小時再服一次。
中西醫分別如何進行治療蛔蟲病?對蛔蟲病病人和帶蟲者進行驅蟲治療,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措施。黃連素0.4~0.6,維生素C 0.6~1.0,一日3次。研末口服,蛔蟲得苦酸后則安靜,同時輔以維生素K38mg,每6~8小時肌注一次,以松弛痙攣的奧狄括約肌,待疼痛緩解1~2小時左右,給予足量的驅蟲藥物噻嘧啶、驅蟲靈,促使蟲體排出體外。可在蛔蟲病癥狀消失一個月后,再驅蟲一次。
西醫治療蛔蟲病
小兒蛔蟲病較為常見,面對孩子患上蛔蟲病,家長們不要慌張,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診治,提醒家長們不可隨意給孩子藥吃。甲苯達唑治療蛔蟲病比較常見,本品為廣譜驅蟲劑,對蛔蟲有較好療效。其作用機制與阿苯達唑相似。用法為200MG,頓服,連服3天,不良反應少,僅少數患者出現頭昏及輕微胃腸道反應,無須處理可自行消失。
中西醫分別如何進行治療蛔蟲病?噻嘧啶(雙萘羥酸噻嘧啶)治療蛔蟲病可遏制神經肌肉傳導,引起蛔蟲痙攣性收縮而麻痹,安全排出體外,驅蟲作用快。劑量為500MG,兒童劑量(基質)10MG/KG 體重,頓服,不良反應輕微。
蛔蟲病發作時會引起其他胃腸部疾病、發燒,甚至導致失明,嚴重威脅到寶寶的健康。以應該積極預防和治療蛔蟲病。家長積極發現、治療蛔蟲病,控制傳染源。特別是在幼兒園,可以采取集體服用驅蟲藥物來進行普遍治療,預防兒童互相傳染。另外,蛔蟲病的重復感染率極高,家長要預防孩子重復感染。
中西醫分別如何進行治療蛔蟲病?蛔蟲病對小兒的傷害比較大,患兒家長一定要做好預防蛔蟲病的工作,告誡幼兒合理飲食,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幫助到家長們。
查看更多關于中西醫分別如何進行治療蛔蟲病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