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老人尿崩癥的發病原因
時間:2014-12-15來源:求醫網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患有各種疾病,尿崩癥也是其中一種常見的疾病,很多老人一開始對尿崩癥是不了解,等到去醫院檢查才知道的,患者與家屬對尿崩癥的發病原因是什么很關心。下面介紹老人尿崩癥的發病原因。
一、中樞性尿崩癥(抗利尿激素缺乏性、神經源性)
1、頭部外傷:外傷常伴有顱骨骨折,但也有不嚴重的頭部外傷史,而出現尿崩后,MRI發現垂體柄中斷、局部變細。國外顱損傷后尿崩癥多發生于車禍。顱外傷后可以幾年后才出現尿崩癥。
2、醫源性:涉及下丘腦的手術幾乎都并發不同程度尿崩癥,并常在術前已有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在協和的病例中,垂體瘤手術后引起的尿崩癥日益增多。有的報道手術引起的尿崩癥已占**。垂體瘤手術的病人半數以上發生一過性暫時性尿崩癥大多在2~3天內消失,術后尿崩癥狀持續3周以上不減輕者,很可能成為長期性尿崩癥。
放射治療一般不發生有臨床癥狀的尿崩癥,更多的是接受放射治療的病人都是垂體-下丘腦的腫瘤病變引起的。
3、特發性:經過仔細檢查后,排除了各種顱內病變和全身性疾病后才被考慮,已發現病人視上核與室旁核神經元及循環血中存在室旁核抗體,常起病在兒童期,伴腺垂體功能減退的較少。
4、家族性: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的已能找到突變的基因,有家族發病史可循。
二、腎性尿崩癥(抗利尿激素抵抗或不敏感)
1、家族性:多為性連鎖隱性遺傳,臨床都在男性兒童發病。也有V2受體基因或aquaporinⅡ基因異常或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2、后天獲得性:臨床上許多疾病或者藥物可影響腎小管功能發生腎性尿崩癥,在原發性疾病治愈后尿崩癥也隨之消失,如低血鉀、高血鈣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腎盂腎炎、多囊腎等腎臟病;鐮狀細胞病或特異質等血液或血管病;也有鋰、地美環素及麻醉劑甲氧氟烷藥物。
三、原發性煩渴(水攝入過多性)
這些病人皆為后天獲得性原因,如習慣性多飲或有精神性疾病(精神分裂癥或神經官能癥、渴感閾值降低等)。在渴感異常病人可能有顱內病變,如結核性炎性肉芽腫、結節病、腫瘤、血管炎等,有時與中樞性尿崩癥同時存在。
以上就是關于老人尿崩癥的發病原因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小編建議,家里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照顧好老人,要多注意他們的身體健康。這樣才能發現他們有某種疾病發生時,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了解老人尿崩癥的發病原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