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真正的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發育未成熟的視網膜血管對氧極為敏感,高濃度氧使視網膜血管收縮或阻塞,引起視網膜缺氧。由于缺氧而產生血管增生因子,刺激視網膜發生新生血管,ROP多發生在視網膜周邊部,尤以顳側周邊部為著。先是視網膜內層發生新生血管,血管逐漸從視網膜內長到表面,進而延伸入玻璃體內。新生血管都伴有纖維組織增生,纖維血管膜沿玻璃體前面生長,在晶狀體后方形成晶狀體后纖維膜,膜的收縮將周邊部視網膜拉向眼球中心,引起牽引性視網膜脫離,最后導致眼球萎縮、失明。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
1、新生血管形成在ROP的發生中起主導作用,現已發現有多種物質參與血管生成:
(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血管內皮特異性的生長因子,大量研究表明它在血管生成的過程中起中心調控作用,是啟動新生血管形成所必需的最重要最有效的物質。
(2)血管促白細胞生長素(ANG):也是血管內皮特異性的生長因子,發揮血管重建功能,增粗血管,穩定血管壁,減少滲出,使血管進一步成熟。
(3)其他: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人表皮生長因子(EGF)、人血小板衍生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PD-VEGF)、β轉化生長因子(β-TGF)、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色素上皮衍生的因子(PEDF)等。
新生血管的生成是一個復雜的眾多血管因子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調節的結果。在正常情況下,血管生成物質與抗血管生成物質達到平衡時,血管生成的“開關”關閉;若這一平衡被打破,前血管生成物質占優勢,“開關”打開,于是血管生成。
2、氧療致ROP的機制除了新生血管生成外還有一種可能的原因,即氧自由基學說。過度吸氧可以形成大量氧自由基,組織內抗氧化防御機制無法同步解毒,從而造成視網膜組織損害,早產兒抗氧化系統存在缺陷,易遭受氧自由基損害。
查看更多關于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的相關常識>>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治療方法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病因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飲食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專家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醫院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治療指南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癥狀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檢查 |
- 視頻 |
-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