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低血糖的診斷鑒別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一、診斷
發生小兒低血糖的病因極為復雜,為了診斷及時,除了詳細的病史,發生低血糖的年齡,時間,病情等均非常重要,出生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嬰,未成熟兒或小于胎齡兒生后1周內發生低血糖多為新生兒暫時性低血糖,糖尿病母親的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或頭小,身體內臟大和舌大的新生兒低血糖應考慮高胰島素血癥,有肝大時考慮各種酶缺乏,從臨床詳細的病史和細致的體檢發現低血糖的病因線索,進行必要的檢查,表2列出主要低血糖的代謝異常特點,有助于診斷和鑒別診斷,低血糖發作時應及時取血測血糖,胰島素,酮體,丙氨酸,乳酸,血脂和尿酸等,作為鑒別診斷的資料,必要時觀察胰升糖素刺激試驗和輸入丙氨酸和甘油后觀察血葡萄糖的反應,臨床無急性低血糖發作時可延長空腹時間至24~32h誘發低血糖發生,有內分泌腺功能障礙表現的檢查內分泌腺功能可及時得到診斷,最后對酶缺乏的準確診斷必須進行酶活性的測定。
二、鑒別診斷
小兒低血糖是由多種原因所引起的,故應及時深入檢查,特別是鑒別胰島β細胞瘤或增生與功能性原因不明性低血糖癥,一般而言后者大都較輕,僅有明顯的交感神經或腎上腺素過多癥候群;而前者則大腦神經,精神癥狀明顯,可結合實驗室及其他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
1.對發作性(特別在空腹)精神-神經異常,驚厥,行為異常,意識障礙或昏迷者,尤其是對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應考慮到低血糖癥的可能,及時查驗血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低血糖病人在就診時血糖正常,并無低血糖癥狀,往往僅表現為慢性低血糖的后遺癥,如偏癱,癡呆,癲癇,精神失常,兒童智商明顯低下等,以致臨床常誤診為精神病,癲癇或其他器質性腦病(如腦炎等),因此,應與其他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的疾病相鑒別,如腦炎,多發性硬化,腦血管意外,癲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非酮癥高滲性昏迷,精神病,藥物中毒等。
2.空腹,餐后數小時或體力活動后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要表現的低血糖癥,應與具有交感神經興奮表現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嗜鉻細胞瘤,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更年期綜合征等相鑒別。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低血糖的診斷鑒別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小兒內分泌病治療方法 |
- 小兒內分泌病病因 |
- 小兒內分泌病飲食 |
- 小兒內分泌病專家 |
- 小兒內分泌病醫院
- 小兒內分泌病治療指南 |
- 小兒內分泌病癥狀 |
- 小兒內分泌病檢查 |
- 視頻 |
- 小兒內分泌病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