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的飲食調理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網
腫瘤病人,病情復雜,癥狀多變,除了腫瘤本身所造成的營養障礙以外,手術、放療及化療等治療不僅能殺傷腫瘤細胞,正常組織也可以因治療而受影響,而造成營養障礙。因此,根據不同治療階段和病癥的發展過程,需采用相應的措施及治療法則。飲食作為一種輔助,對其存在的疾病的治療應有幫助,可以消除或減輕因治療所帶來的不良反應,而取得較好的療效,并通過飲食營養調理糾正腫瘤本身所造成機體免疫狀態的低下,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常見的適宜腫瘤患者的食療偏方有:
1、八寶粥
材料:黨參、白術各15克,茯苓、懷山藥、芡實、蓮子、苡米各5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蓮子去心,諸藥加水適量,煮30分鐘,濾去黨參、白術藥渣,加糯米、白糖煲粥。
功效:適用于腫瘤手術或放、化療后食欲下降,不思飲食,表現為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多汗,食后腹脹,大便稀溏等。
2、參茸燉龜
材料:龜肉500克,人參10克,鹿茸3克,苡米50克,調料適量。
制法:將龜宰殺,去頭、爪及內臟,洗凈,切塊,諸藥布包同放入鍋中,加生姜、清水等,水開去浮沫,加料酒大油等,文火煮至肉熟,調入食鹽,味精適量。
功效:適用于腫瘤病人陽氣虛弱及化、放療后紅、白細胞下降等。表現為體弱氣虛,畏寒肢冷,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
3、枸杞甲魚湯
材料:甲魚300克,枸杞子30克,熟地黃15克,北黃芪10克,調料適量。
制法:甲魚宰殺,去甲殼、頭、爪,洗凈、切塊,放砂鍋內,加清水及布包諸藥,武火煮沸后,轉文火煲至甲魚肉熟透,去藥包,調入食鹽、味精適量。
功效:適用于腫瘤病人氣陰不足及化、放療后紅、白細胞下降等。表現為形瘦乏力,口干,盜汗,腰膝酸軟等。
4、八珍雞湯
材料:母雞1000克,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白術、甘草各6克,黨參、茯苓各10克,生姜3片,調料適量。
制法:將雞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加生姜,諸藥(布包)及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轉文火燉至雞肉爛熟,去藥包,調入食鹽、胡椒粉、味精即成。
功效:適用于腫瘤病人手術及放、化療后紅、白細胞下降等。表現為面色蒼白,咽干口燥,動則氣喘,心悸失眠等。
5、歸參燉雞
材料:母雞500克,當歸10克,三七參10克,調味適量。
制法:將雞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加生姜,諸藥(布包)及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轉文火燉至雞肉爛熟,去藥袋,調入食鹽、胡椒粉、味精即成。
功效:活血補血。適用于腫瘤以血瘀為主要見證者。表現為肋下或局部腫塊,質硬,疼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脈細澀等。
6、菱粉苡米粥
材料:菱角粉50克,苡米50克,山藥100克,糯米100克,佩蘭葉10克,浙貝粉10克。
制法:山藥切片,苡米水泡開,佩蘭葉布包泡開,加入糯米、冷水燒開,再加入菱角粉和浙貝粉調勻,煲粥。
功效:祛痰利濕。適用于腫瘤痰濕較重者。表現為食欲不振,痰多口粘,胸脘痞悶,身重乏力,苔白厚,脈滑等。
7、蛇蓮肉湯
材料:白花蛇舌草30克,苡米、半枝蓮各20克,豬瘦肉100克,調味適量。
制法:將豬肉洗凈,切小塊,苡米泡開,余藥布包。將豬肉、藥包加清水適量煮開后,轉文火燉至肉熟,去藥渣,調入藥末及食鹽、味精。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適用于癌毒熾盛患者。表現為癌性發熱,煩渴,小便短赤等。
溫馨提示:我們平常所吃的食物中,應當堅決避免食用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如含有多量亞硝酸鹽的食物,如腌制品,煙熏制品,霉變的腐敗不新鮮的食物,以及一些食品附加劑,農藥污染的農作物等。攝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及高營養(高飽和脂肪飲食除外)的食物,根據所患腫瘤的特點,選擇適宜的營養食品,如維生素C與食道癌、胃癌,維生素A與膀胱癌,植物纖維素與大腸癌之間均有一定的關系。飲食的習慣如暴飲、暴食、三餐不時,或進食過燙、過快都是不利因素。因此,飲食療法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查看更多關于腫瘤患者的飲食調理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食管腫瘤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 食管腫瘤會并發哪些疾病
- 食管腫瘤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 口咽良性腫瘤疾病概述
- 跟食管腫瘤容易混淆的疾病
- 有多少疾病容易與食道腫瘤混淆?
- 食管腫瘤應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 食道腫瘤會由哪些疾病發展而來?
- 泌尿系疾病健康知識一——腎盂輸尿管腫瘤
- 淋巴癌是一種什么樣的腫瘤疾病呢
- 關于發布《疾病管理基本數據集第6部分:腫瘤病例管理》等4項強制性行業標準的通告(衛通〔2012〕11號)
- 乳腺纖維瘤是女性最多見的乳腺疾病,是一種良性腫瘤。由于乳腺纖維瘤易復發,因此很多女性對此十分頭疼,下面吉林白城博愛醫院的專家會做詳細介紹,希望對患者有所幫助。 吉林乳腺病醫院醫院婦科專家稱,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惟一有效辦法。手術前大夫通常均會告訴患者術后腫瘤有復發的可能,其實“復發”并不是真正的復發,可能存在下列兩種情形: 1、乳腺其它位置新產生的腫瘤。一般說來,乳腺纖維腺瘤均有包膜,為

腫瘤科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軟組織肉瘤
- 腫瘤與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變
- 淋巴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腫瘤與疼痛
- 軟組織肉瘤
- 直腸癌
- 腫瘤疾病
- 肺癌
- 甲狀腺癌
- 食管癌
- 縱隔腫瘤
- 垂體腺瘤
- 脊髓腫瘤
- 顱內腫瘤
- 泌尿系腫瘤疾病
- 軟組織肉瘤
- 胸主動脈瘤
- 乳腺癌
- 乳腺纖維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婦科腫瘤
- 小兒血液腫瘤
- 小兒腫瘤
- 小兒骨腫瘤
- 眼眶病眼腫瘤
- 骨腫瘤
- 脊柱腫瘤
- 鼻咽癌
- 口腔頜面腫瘤
- 皮膚腫瘤
- 腎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間質瘤
- 宮頸癌
- 骨癌
- 膠質瘤
- 腦動脈瘤
- 聽神經瘤
- 垂體瘤
- 顱咽管瘤
- 腦瘤
- 子宮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腫瘤
- 陰莖癌
- 賁門癌
- 腦膠質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錯構瘤
- 骨瘤
- 軟骨瘤
- 甲狀腺腺瘤
- 骨巨細胞瘤
- 軟纖維瘤
- 神經膠質瘤
- 頸部血管瘤
- 軟組織腫瘤
- 外陰腫瘤
- 非骨化性纖維瘤
- 殘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輸尿管腫瘤
- 漿細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腸腫瘤
- 膽囊腫瘤
- 骨髓瘤
- 骨樣骨瘤
- 皮膚纖維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狀血管瘤
- 小兒血管瘤
- 腦垂體腺瘤
- 腎盂癌
- 睪丸腫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腸癌
- 腸腫瘤
- 唇癌
- 大腸癌
- 膽管癌
- 膽脂瘤
- 腹部腫塊
- 睪丸癌
- 結直腸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鱗狀細胞癌
- 毛囊瘤
- 腦血管瘤
- 尿道癌
- 氣管腫瘤
- 上頜竇癌
- 腎錯構瘤
- 腎腫瘤
- 嗜鉻細胞瘤
- 外陰癌
- 外陰浸潤性鱗癌
- 外陰平滑肌肉瘤
- 外陰乳頭狀瘤
- 外陰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纖維肉瘤
- 心臟內粘液瘤
- 星形細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腫
- 牙齦癌
- 牙齦瘤
- 眼部腫瘤
- 胰腺囊腫
- 陰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樣癌
- 蛛網膜囊腫
- 胃腸道癌
- 胃惡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腸系膜動脈瘤
- 腸系膜囊腫
- 腸系膜腫瘤
- 腸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