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的西醫(yī)治療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yī)網
通常,濕、熱容易“狼狽為奸”。而在夏天這個暑熱與濕邪同時出現(xiàn)的季節(jié),預防濕熱侵襲身體顯得尤為重要。
特別是夏至后,很多地區(qū)都進入了雨季,如果身體素質不夠好,濕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要是脾虛再來湊湊熱鬧,就容易在身體內積累濕濁之氣,特別是堆積在臟腑和經絡里。這時,身體里的熱就會不斷炙烤這些濕濁之氣,就像大熱天用被子捂著東西一樣,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定的熱量,這就是中醫(yī)所說的“化熱”,從而形成濕熱。
夏季,當濕與熱糾結在體內,就會表現(xiàn)出很多濕熱方面的癥狀:因為熱,容易長痘;因為濕,痘痘不容易好,而且反反復復。濕熱的人如果不及時加以調理,就不僅是生瘡長痘了,身體還會向病理轉化,容易患皮膚、泌尿生殖、肝膽系統(tǒng)一類的疾病。一般關節(jié)處和內臟是濕熱最容易蓄積的地方。而且,濕熱的人還會小便發(fā)黃,頭痛、腹脹或腹瀉等。
生活中,出現(xiàn)濕熱,我們應該如何緩解呢?首先不宜長期熬夜,或過度疲勞;要保持大小便通暢,防止?jié)駸嵊艟?注意個人衛(wèi)生,預防皮膚病變;濕熱的人還應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可以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排泄多余的水分,達到清熱除濕的目的。可以將力量訓練和中長跑結合進行鍛煉。力量訓練可采用杠鈴阻力負荷方法進行鍛煉。但運動時,應當避開暑熱環(huán)境,才會有助于調理脾胃,清熱化濕。
要特別提醒的是,濕熱的人情緒會比較急躁,外向好動、活潑、常常心煩易怒。五志過極,易于化火,情志過極,或暗耗陰血,或助火生熱,易于加重濕熱質的偏傾,故應節(jié)制安神定志,以舒緩情志。學會喜與憂、苦與樂、順與逆的正確對待,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
查看更多關于濕熱體質的西醫(yī)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