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平衡膳食應滿足哪些條件
時間:2014-12-30來源:求醫網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所追求的飲食結構也有所不同,而每一種食物的營養也大都不相同。每天攝入的膳食必須是“平衡膳食”,這樣才能得到合理的營養。簡而言之,平衡膳食就是一種營養素配比適宜和必需營養素含量充足的膳食。那么,要做到平衡膳食應滿足哪些條件,下面就請專家為您講述。
要做到平衡膳食應滿足哪些條件:
1、什么是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指選擇多種食物,經過適當搭配做出的膳食,這種膳食能滿足人們對能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因而叫平衡膳食。 我們知道食物可分兩類,一類是動物性食物,包括肉、魚、禽、蛋、奶及其奶制品,另一類是植物性食物,包括谷類、薯類、蔬菜、水果、豆類及其制品,食糖類和菌藻類。不同種類食物的營養素不同:動物性食物、豆類含優質蛋白質;蔬菜、水果含維生素、礦物鹽及微量元素,谷類、薯類和糖類含碳水化合物,食用油含脂肪,肝、奶、蛋含維生素A,肝、瘦肉和動物血含鐵。
這些食物的營養素之間能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如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脂肪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 D、E、K的吸收,微量元素銅能促進鐵在體內的運輸和儲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能保護蛋白質,減少其消耗,而磷酸、草酸和植酸能影響鈣、鐵吸收。所以只有吃膳食結構合理的混合膳食,才能滿足兒童對食物營養的攝取。
2、應滿足條件
(1)一日膳食中食物構成要多樣化:各種營養素應品種齊全,包括供能食物,即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非供能食物,即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及纖維素。粗細混食,葷素混食,合理搭配,從而能供給用膳食者必需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
(2)各種營養素必須滿足兒童生長發育需要: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
(3) 營養素之間比例應適當: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熱比例為1:2.5:4,優質蛋白質應占蛋白質總量的1/2~2/3,動物性蛋白質占1/3。三餐供熱比例為早餐占30%左右,中餐占40 %左右,晚餐占25%左右,午後點心占5%~10%。
(4)科學的加工烹調:食物經加工與烹調后應盡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并提高消化吸收率
(5)良好的用膳制度: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且熱能分配比例適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6)食物對人體無毒無害,保證安全:食物不應含有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各種有害因素,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化學物質,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應符合食品衛生國家標準的規定。
以上就是關于要做到平衡膳食應滿足哪些條件的全部內容,希望讀者們仔細了解并持之以恒的運用到生活中去,日常飲食一定要科學配比后再進行烹調,這樣才可使疾病遠離。
查看更多關于要做到平衡膳食應滿足哪些條件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