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肺病的癥狀特點是什么
時間:2015-06-30來源:求醫網
間質性肺病這一病名的提出早在1975年第18屆aspen肺科討論會時使用了這一名詞。事隔10年(1985)第28屆aspen肺科討論會再一次對間質性肺病做了研討。對間質性肺病的研究近十余年來雖然有了很大的進展,但對其概念的理解、分類的見解尚有不同的認識,特別是間質性肺病之中的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亦稱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特發性纖維化肺泡炎)的分類爭論較多,未能取得一致的見解。
中醫理論認為,間質性肺病可歸屬于中醫學“肺痿”范疇;認為間質性肺病的發病與先天不足,稟賦薄弱有關,肺腎兩虛是間質性肺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益氣固本配合化痰消瘀可使痰消瘀散,氣血暢行,肺絡宣通;間質性肺病的病機變化取決于肺氣盛衰和內傷實邪的進退;間質性肺病早期以肺脾氣虛,痰瘀阻肺多見;中期以肺腎陰虛,痰熱瘀阻為候,或肺腎氣陰兩虛,痰瘀互結為候;晚期多見脾腎陽虛,瘀血水犯之候;將間質性肺病分為4型論治,即肺氣虛弱證;氣陰兩虛,氣滯血瘀證;脾腎陽虛,氣血凝滯證;陰陽俱虛,血脈瘀阻證。
氣促是間質性肺病的最常見的首診癥狀,多為隱匿性,在較劇烈活動時開始,漸進性加重,常伴淺快呼吸。很多患者伴有明顯的易疲勞感。多數ILD患者有咳嗽癥狀,多以干咳為主。個別病例有少量白痰或白泡沫痰。胸痛較少見,個別結節病患者訴胸骨后隱痛,亦可見于ILD合并胸膜病變的患者。喘鳴較少見,主要見于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或嗜酸細胞性肺炎患者。咯血也較少見,主要見于彌漫性肺泡出血綜合征,肺血管病變及肺部惡性病變。
查看更多關于間質性肺病的癥狀特點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