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顱內感染保健有什么方法
時間:2015-07-01來源:求醫網
對于小兒顱內感染這種疾病來說,如果我們想要護理好的話,我們得知道這種疾病的相關的知識點都有什么,只有我們做好了疾病的相關的知識闡述,才能很好的給予患者較好的護理。小兒顱內感染患者要保持皮膚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損傷,傷后要及時正確處理,處理原發病灶。
通常,小兒顱內感染的保健方法有:
1.嚴密觀察病情
小兒顱內感染入院時已經昏迷,均為急診手術。護士應密切觀察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早發現顱內感染的早期體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
2.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病室保持安靜整潔安全,光線宜暗淡,避免強光照射,保持室內溫度在20~22℃,濕度40%~60%,每日開窗通風2次,每次15~30min以保持空氣新鮮;各種儀器定期清潔消毒,護理病人時做好手衛生,操作前后要洗手,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引流管的護理
(1)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再次感染引流裝置應保持無菌狀態,引流管及引流袋交接處用無菌紗布包裹,更換引流袋及注藥時均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做到消毒嚴格并符合消毒范圍,操作器械必須保持無菌。護士應隨時檢查切口處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及污染,如有應及時更換,防止重復感染。
(2)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脫落術后妥善固定引流管,如為創腔引流管應把引流袋懸掛于床頭且低于頭部10cm,如為腦室引流管應抬高引流袋,其最高點距穿刺點10~15cm,引流袋放置過高,腦脊液引流受阻,起不到降低顱內壓的作用,引流袋過低,使腦脊液引流過快,導致顱內壓驟降,易引起腦室內出血或小腦幕裂孔上疝等。保持引流通暢,注意檢查引流管有無扭曲、受壓、移位、脫落。小兒、昏迷及躁動不安的病人應加用床欄和約束帶約束健側肢體,以防抓脫引流管,翻身時避免抬高引流袋,防止引流液逆流加重顱內感染,引流不暢時應自上而下輕輕擠壓引流管。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顱內感染保健有什么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小兒顱內感染治療方法 |
- 小兒顱內感染病因 |
- 小兒顱內感染飲食 |
- 小兒顱內感染專家 |
- 小兒顱內感染醫院
- 小兒顱內感染治療指南 |
- 小兒顱內感染癥狀 |
- 小兒顱內感染檢查 |
- 視頻 |
- 小兒顱內感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