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5-07-13來源:求醫網
一、西醫治療
一般應給維生素B2,同時給服合維生素B,因在B2缺乏時菸酸及B6也往往缺乏。口周皮炎局部可用甲紫涂抹,保持清潔衛生。合間距離過短者須矯形修復。復方硼砂漱口液、氯己定漱口液、碳酸氫鈉漱口液等局部清潔。無滲出時可涂布氟輕松軟膏。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可涂布5%克霉唑軟膏。
二、中藥治療
1、凡屬脾胃郁熱,舌苔黃膩口臭者,治以清脾瀉熱之法,用藥干葛10克、升麻9克、赤芍9克、甘草5克、黃芩9克、麻黃3克、肉桂1.5克、生石膏15克、生姜2克、蔥白1莖,水煎服。
2、若癥屬脾虛濕濁不化,舌淡苔白者,宜健脾祛濕。用藥白術15克、青皮9克、炮姜6克、制半夏10克、木香3克,水煎服。
三、外治法
口周皮炎的治療還包括口角干燥結痂而疼痛者,治用清熱潤燥法,可涂黃連膏或麻油,每日數次,口角濕爛者,應用解毒祛腐之品,用黃柏、野薔薇根等分為末,調敷局部,每日1~2次。
四、藥物治療
l.核黃素缺乏引起的口周皮炎:核黃素,每片5mg,每次1片,每日3次,5mg/支,每次5mg,每日1次,肌內注射。
2.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周皮炎:制霉菌素,每片50萬u,每次l-2片,每日3次,含化口服。克霉唑,每片250mg,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
3.細菌感染引起的口周皮炎:頭孢拉定膠囊,每粒250mg,每次1粒,每日4次。或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選用其他抗生素。
查看更多關于口周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