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治療顱底骨折
時間:2015-07-17來源:求醫網
顱底骨折約占顱腦損傷的15-20%,可發生于顱骨任何部位,以頂骨最多,額骨次之,顳骨和枕骨又次之。凹陷骨折或粉碎骨折的骨折片,既可損傷腦膜及腦又可損傷腦血管和顱神經。一般骨折線不跨過顱縫,如暴力過大,亦可波及鄰骨。由于骨折位置和形態不同,其治療及預后亦各不相同。骨折所造成的繼發性損傷比骨折本身嚴重得多。要警惕顱內血腫,48小時內應注意觀察病情。若病情加重,應及早行頭顱CT檢查,及時發現顱內血腫。若骨折片插入腦內或壓迫功能區,引起癲癇發作,應及早手術。
顱底骨折手術指征:
(1)骨折片陷入顱腔的深度在1cm以上。
(2)大面積的骨折片陷入顱腔,因骨性壓迫或并發出血等引起顱內壓增高者。
(3)因骨折片壓迫腦組織,引起神經系統體征或癲癇者。位于大靜脈竇部的凹陷骨折如引起神經系統體征或顱內壓增高者也應手術整復或摘除陷入之骨折。若缺損過大,則應留待日后擇期修補。術前必須作好充分的輸血設備,以防止骨折整復時大出血。術后應密切觀察以防出血。
(4)必須徹底清創,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口,清除血塊與異物,切除無生活能力的頭皮、骨片、腦膜與腦組織等,必要時可延長切口,用牽開器拉開以顯露骨折處,在摘除碎骨片時,手法應輕柔,對難以取出的骨片,切不可暴力扭轉拉出,與骨膜相連的骨片應盡量保留。骨折片陷入超過2cm者,多有硬腦膜破裂。此時可根據顱內有無血腫及腦組織挫裂傷的程度決定是否擴大骨窗,清除血腫及破碎的腦組織,最后縫合修補硬腦膜。硬腦膜未破裂者,除有硬膜下出血外,一般不可輕易切開,以免導致顱內感染。
查看更多關于手術治療顱底骨折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