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脈癥有哪些癥狀典型癥狀
時間:2015-07-20來源:求醫網
不知道大家對于無脈癥是否已經有所了解了,很多的時候我們對于疾病有很少的認識,最終因為沒有很好的發現疾病而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為了讓更多的人對于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我們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無脈癥的癥狀表現。
1、無脈癥的全身癥狀:在局部癥狀或體征出現前數周,少數病人可有全身不適、易疲勞、發熱、食欲不振、惡心、出汗、體重下降、肌痛、關節炎和結節紅斑等癥狀,可急性發作,也可隱匿起病。當局部癥狀或體征出現后,全身癥狀可逐漸減輕或消失,部分病人則無上述癥狀。
2、無脈癥的局部癥狀:體征按受累血管不同,有不同器官缺血的癥狀與體征,如頭痛、頭暈、暈厥、卒中、視力減退、四肢間歇性活動疲勞,臂動脈或股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頸部、鎖骨上下區、上腹部、腎區出現血管雜音,兩上肢收縮壓差大于10mmHg。
3、無脈癥臨床分型:
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四種類型:頭臂動脈型(主動脈弓綜合征);胸、腹主動脈型;廣泛型和肺動脈型。
(1)頭臂動脈型(主動脈弓綜合征) 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和閉塞,可引起腦部不同程度的缺血,出現頭昏、眩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單側或雙側視物有黑點,視力減退,視野縮小甚至失明,嚼肌無力和咀嚼疼痛。少數患者因局部缺血產生鼻中隔穿孔,上腭及耳廓潰瘍,牙齒脫落和面肌萎縮。腦缺血嚴重者可有反復暈厥,抽搐,失語,偏癱或昏迷。上肢缺血可出現單側或雙側上肢無力、發涼、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縮。頸動脈、橈動脈和肱動脈可出現搏動減弱或消失(無脈征),約半數患者于頸部或鎖骨上部可聽到二級以上收縮期血管雜音,少數伴有震顫,但雜音響度與狹窄程度之間,并非完全成比例,輕度狹窄或完全閉塞的動脈,則雜音不明顯,如有側支循環形成,則血流經過擴大彎曲的側支循環時,可以產生連續性血管雜音。
(2)胸主、腹主動脈型由于缺血,下肢出現無力,酸痛、皮膚發涼和間歇性跛行等癥狀,特別是髂動脈受累時癥狀最明顯。腎動脈受累出現高血壓,可有頭痛、頭暈、心慌。合并肺動脈狹窄者,則出現心慌、氣短,少數無脈癥患者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死。高血壓為本型的一項重要臨床表現,尤以舒張壓升高明顯,主要是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此外胸降主動脈嚴重狹窄,使心排出血液大部分流向上肢而可引起的節段性高血壓;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所致的收縮期高血壓等。在單純腎血管性高血壓中,其下肢收縮壓較上肢高20~40mmHg。部分無脈癥病人背部脊柱兩側或胸骨旁可聞及收縮期血管雜音,其雜音部位有助于判定主動脈狹窄的部位及范圍,如胸主動脈嚴重狹窄,于胸壁可見表淺動脈搏動,血壓上肢高于下肢。大約80%患者于上腹部可聞及二級以上高調收縮期血管雜音。 如合并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于主動脈瓣區可聞及舒張期吹風樣雜音。
對于無脈癥的癥狀表現我們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到這里,還有很多關于無脈癥的相關內容,大家需要自己去了解。很多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自己和疾病相抗衡就要有一定的準備,不然我們怎么會成功呢?我們大家一定要多多的了解疾病,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更好的生活,生活的更加的健康。
查看更多關于無脈癥有哪些癥狀典型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