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炎疾病的鑒別診斷
時間:2015-07-21來源:求醫網
1.急性病毒腦炎
(1)感染癥狀如發熱、全身不適、肌痛、喉痛,可由數大到數周,而有些病例可突然發熱,白細胞正常或增加至(15~30)×109/L。
(2)腦膜刺激征和腦脊液改變腦脊液壓力正常或增高,白細胞增加至(10~500)×106/L,少數可達(1000~1500)×106/L,以淋巴細胞為主。蟲媒病毒所致的腦炎早期中性白細胞占主要成分。糖正常或略高,少數可降低。蛋白可輕度增加至0.5~1g/L,單純皰疹病毒腦炎腦脊液內可有紅細胞存在。少數急性病毒性腦炎病例腦脊液可以完全正常。
(3)局限性或彌漫性腦炎癥狀有精神癥狀,譫妄、昏迷等意識障礙,抽搐,失語,強握,吸吮反射,偏癱。腱反射不對稱,病理反射陽性等。腦于損害有腦神經麻痹、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小腦損害有眼球震顫、共濟失調、輪替運動不能等。
(4)原發病變的有關體征如麻疹、水痘、腮腺炎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有些病例以精神癥狀或高顱壓癥狀為突出,如病變主要在腦干稱為腦干腦炎。不同種類的病毒腦炎也可有其特殊的表現。
2.慢病毒腦炎和腦病
慢病毒感染的特點為:感染與發病的潛伏期長,由數月到數年甚至數十年。亞急性或慢性發病。患者有免疫缺陷,主要為細胞免疫缺陷。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比較彌散呈多灶性。
3.其他幾種病毒性腦炎
(1)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腦炎病毒直接侵犯腦部,大多數表現為腦膜炎癥狀,亦可出現偏癱、四肢癱,視力喪失,耳聾,失語等。腮腺炎多與腦炎同時或先后發生,一般診斷不難。無腮腺炎者可借血清免疫學檢查確定診斷。經對癥治療預后良好。
(2)帶狀皰疹腦炎很少見,個別病例在出現軀干或頭面部皰疹后發生腦膜炎和腦炎。治療同一般病毒性腦炎。
查看更多關于腦炎疾病的鑒別診斷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