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精神病有哪些癥狀
時間:2015-07-23來源:求醫網
一、產后精神病常見癥狀
病理性縱火、焦慮、產褥期躁狂狀態、產褥期譫妄狀態、產褥期幻覺妄想狀態、沮喪、失眠、思維紊亂、猜疑
二、產后精神病癥狀:
產后精神病常見的癥狀表現為非常關注自己的孩子或是過度憂慮嬰兒的健康。當然,在某些正常的母親中也會有這種情況。臨床經驗表示謀殺子女的產后精神病者通常會有不正常的關注或是憂慮自己子女健康的行為的前驅癥狀。可以表現為看兒科急診次數的增加,并且在就醫時表現出對于自己子女健康情況的極度不確定。但是對嬰兒的檢查又不能發現任何異常,可是母親會持續地感覺到“寶寶有些問題;寶寶的呼吸不太正常;寶寶的臉色看起來不太對勁”。這種母親會持續就醫,并且對孩子的健康狀態感到越來越憂慮。有的時候很快會發展為妄想癥,幻想寶寶病得很嚴重甚至快要死去,許多母親也會發展為偏執狂。在這個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很容易遺漏這些早期癥狀,尤其是每次給寶寶看病的不是同一個醫師的時候是很難發現這位母親正在患病。
產后的心理反應是否代表了一個獨特的精神范疇尚存在爭議。全身的癥狀、體征與非妊娠期精神病相同,但是癥狀發生的頻率不同,多數產后精神病患者是狂躁抑郁型,突出的臨床表現是困惑和定向障礙,而且產后精神障礙比非產后精神病患者預后好,病程多持續2~3個月。
目前產褥期精神病最大的問題為是否應該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從其他精神病里區別出來。許多學者認為不應該分開來,雖然它的情況比較特殊,并有顯著的心理動力學上的沖突以及焦慮的目標通常都圍繞新生兒,但產褥期精神病的癥狀與體征與非產褥期的精神病都一樣。但目前仍有少部分學者認為它是一個與其他精神病不同的疾病。
關于產后抑郁癥分類國際上尚未統一,目前多數學者將PPD分為產后抑郁癥,又稱為產后郁悶。產后精神病2類:
1、產后憂郁癥(postpartum depression)是指產后7天內出現一過性哭泣或憂郁狀態,其發病率3、5%~33、0%,北京地區為11、4%~17、9%。發病率的差異因各國的文化背景、社會狀況及診斷標準不同所致。產后憂郁癥的主要臨床表現有悲傷、沮喪、哭泣、孤獨、焦慮、恐懼、易怒、自責自罪、處事能力低下、不能履行母親的職責、對生活缺乏信心等,同時伴有頭昏乏力、失眠、食欲不振、性欲降低等軀體癥狀。
2、產后精神病是與產褥期有關的重度精神障礙和行為障礙,其發病率為0、1%~0、2%,以產后7天內發病者居多,產后精神病臨床特點是精神紊亂、急性幻覺和妄想、嚴重憂郁和狂躁交叉等多形性病程和癥狀復雜與易變性,其生物學特征是睡眠障礙、飲食變化。
1)好發因素:人格缺陷、社會逆境、婆媳關系緊張、夫妻感情惡化、甚至婚姻關系破裂、經濟困難、住房條件差。
2)病史:應詳細詢問病人的年齡,孕、產次,有無異常的妊娠史、精神病家族史。分娩給孕婦帶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應激。本病的發生與精神刺激有關,常見的心理應激:孕、產期的合并癥,并發癥,對分娩的憂郁、恐懼,死產,嬰兒畸形,嬰兒性別不如愿,另外患者有無軀體性疾病等等。
3)臨床表現
(1)發病:絕大多數產褥期精神病發生在分娩后頭兩周,但是在產后6周內任何程度的精神病都可能發生。許多前驅癥狀都在分娩后第3天發生,有學者發現輕度的精神錯亂在分娩后第3~4天發生,中度的抑郁和焦慮則在分娩和產后的第6周之間,而精神病可以在分娩后到6個月內任何時間發生。
(2)產褥期精神病的類型:臨床癥狀復雜,不易區分疾病類型,不少報道不按疾病單元分類,而根據疾病癥狀組合區分。產褥期精神病的表現通常包括情緒化,精神分裂及其他的器質性改變。但是隨著產科診斷與治療手段的進步,器質性問題已經很少見了。大規模的研究發現產褥期精神病最常見的形式包括嚴重的抑郁與精神分裂,而抑郁癥占絕大多數。但是一些美國的調查研究發現以精神分裂為主要的類型,而在英國則以情緒化的問題占絕大多數。這可能與診斷標準不同有關。產后精神病的臨床癥狀復雜,根據其表現大致有如下幾種狀態:
①抑郁狀態:是產后精神病中最多見的一種類狀態,多在產后7天內發病。發病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悲觀失望、傷感、不安、焦慮、不愿與外界接觸,病情加重時可出現抑郁、自卑、自責、自罪。表現出對新生兒強迫性擔心或對新生兒厭惡,甚至有殺嬰的想法存在。
②譫妄狀態:起病多在產后早期。初期可有失眠、煩躁、情緒不穩、食欲不振等,以后發展成對新生兒過分擔心,易激惹,猜疑,然后很快出現明顯的精神運動性興奮,思維紊亂,伴有各種幻覺,聽到嬰兒哭泣聲及別人議論她等。對新生兒根本不能關心,也有殺害嬰兒的危險。
③躁狂狀態:產后1~2周發病。表現為少眠、興奮多語、好動、唱歌、情緒高漲、好夸耀自己、晝夜忙碌不停、精力充沛、記憶增強、自我感覺良好。躁狂狀態鎮靜后可發展為抑郁狀態,故又稱為躁郁狀態。
④幻覺妄想狀態:產后大多數急性或亞急性起病,情感癥狀明顯,妄想內容波動且欠系統,存在片斷的關系妄想、嫉妒妄想,大喊大叫、行為孤僻、傷人傷物等,類似精神分裂癥樣狀態。國內資料表明,大多數急性起病,國外文獻報道,以緊張型和青春型較多。
⑤反應性精神病:表現焦慮、緊張、亂語、意識欠清,定向障礙,反復發生錯覺及幻覺等。
⑥感染性精神病:臨床癥狀有高熱、意識恍惚或朦朧狀態、語言不清、定向障礙、行為紊亂、有時喃喃自語。
分娩后抑郁癥的早期表現很難與“母親憂郁”相區別,但若發生了自殺的傾向或企圖或妄想,就可以診斷為產后精神病。
4)體格檢查:包括全身檢查、產科檢查及實驗室檢查以排除與嚴重的軀體及腦部疾病有關的精神障礙。
5)心理測驗:目前國內外尚無專用的輔助診斷產后精神病的心理量表,但是可以參考使用下列心理量表:
(1)明尼蘇達多相個性調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我國對此表進行了修訂,并已廣泛使用。
(2)癥狀評定量表:目前使用的有90項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等,以了解病人的情緒狀態。
(3)事件評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量表。圍生期應激評定量表(perinatal stress scale,PSS)是國內外正在積極探索使用的量表。
不僅根據發病時間、相關危險因素、病史及臨床特征,而且要進行全身和產科檢查,實驗室檢查及輔助心理測試等綜合分析,方能正確診斷。目前對產婦行為定量和標準化的測定評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明尼蘇達多相個性調查表(MMPI),它包含了婚姻、家庭、社會及身心等方面,用于評估產婦性格傾向及精神疾病的易患性;②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特別適應產后抑郁癥的檢測。主要評定心境低落、愉快感缺乏、焦慮及睡眠障礙等,簡明易行,具有滿意的靈敏度和特異性;③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抑郁和焦慮自評量表(SDS、SAS),用于測評產婦情緒狀態及其程度;④生活事件量表(LES)應用較多,圍生期應激評定量表(PPS)國內外正在積極探索使用。該兩量表能測定負性生活事件和妊娠分娩本身應急有關的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大小,多維評價致病誘因、不利的產科因素和社會支持的影響。
查看更多關于產后精神病有哪些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