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癢癥的飲食療法
時間:2015-08-05來源:求醫網
1.黃酒浸棗。取無蟲大紅棗300枚,生黃芪40克,生姜40克,紹興黃酒500克。把瓷壇洗凈曬干,生黃芪、白術、防風裝袋,墊在壇底。生姜切絲與洗凈的大棗拌勻放人壇內,倒人黃酒,使每個棗都沾上黃酒,最后將壇口密封,約1個半月,一經開封,果香漫室,即可食棗飲酒,每次4~5枚。
2.蔥豉粥。取粳米50克,蔥白3根,淡豆豉20克。先將大米加水煮沸,再放入豆豉。粥將熟時放入蔥白,大火煮,15分鐘,再放人鹽和味精,即可食用,每日晨1小碗。
3.桑葚芝麻膏。取黑桑葚100克,黑芝麻100克,黃精50克,麥冬50克,生地50克,蜂蜜300克。先將生地、麥冬、黃精加水煎煮,每30分鐘倒煎液1次,反復3次。將藥液合并加入桑葚、芝麻。小火熬煎,藥液稠時加入蜂蜜,煮沸即?;穑鋮s后裝罐備用。每日食1次,每次2湯匙,開水沖化即可食用。
4.牛奶大豆漿。取牛奶300克,大豆50克,核桃仁30克,粳米50克,芝麻30克。先將大豆浸泡1天,浸脹后待磨,粳米50克浸泡5小時。然后將大豆、粳米、核桃仁、芝麻拌勻,加入牛奶、清水,倒人小磨內磨成漿,過濾后煮沸,加白糖后即可飲用。
當然,患上瘙癢癥首先要查清患病根源,以便對癥施藥,飲食調理只是輔助治療的一種手段。但許多瘙癢癥是無從查其根源的,此時,對癥進食一些有利于止癢潤膚的食物,能起到極好的止癢作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應遵醫囑。
查看更多關于瘙癢癥的飲食療法的相關常識>>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