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哮喘的發病原因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網
(一)發病原因
世界各地哮喘的發病率在0.1%~32%之間,差異接近300倍,其原因可能與遺傳基因,年齡,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種族,工業化,城市化,室內裝修,生活水平,飲食習慣等有關。
誘因 誘發支氣管哮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見因素包括如下:
過敏(10%):
過敏物質大致分為三類:
①引起感染的病原體及其毒素,小兒哮喘發作常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嬰幼兒哮喘中95%以上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主要病原體是呼吸道病毒,如合胞病毒(RSV),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現已證明合胞病毒感染可因發生特異性IgE介導Ⅰ型變態反應而發生喘息,其它如鼻竇炎,扁桃體炎,齲齒等局部感染也可能是誘發因素,
②吸入物:通常自呼吸道吸入,國內應用皮膚試驗顯示,引起哮喘最主要過敏原為塵螨,屋塵,霉菌,多價花粉(蒿屬,豚草),羽毛等,亦有報告接觸蠶發哮喘,特別是螨作為吸入性變應原,在呼吸道變態反應性疾病中占有一定重要地位,兒童期對螨的過敏比成人為多,春秋季是螨生存地最短短適宜季節,因此塵螨性哮喘好發于春秋季,且夜間發病者多見,此外,吸入變應原所致哮喘發作往往與季節,地區和居住環境有關,一旦停止接觸,癥狀即可減輕或消失,
③食物:主要為異性蛋白質,如牛奶,**,魚蝦,香料等,食物過敏以嬰兒期為常見,4~5歲以后逐漸減少。
非特異性刺激物質(20%):
如灰塵,煙(包括香煙及蚊香),氣味(工業刺激性氣體,烹調時油氣味及油膝味)等,這些物質均為非抗原性物質,可刺激支氣管粘膜感覺神經末梢及迷走神經,引起反射性咳嗽和支氣管痙攣,長期持續可導致氣道高反應性,有時吸入冷空氣也可誘發支氣管痙攣,有學者認為空氣污染日趨嚴重,也可能是支氣管哮喘患病率增加重要原因之一。
氣候因素(5%):
兒童患者對氣候變化很敏感,如氣溫突然變冷或氣壓降低,常可激發哮喘發作,因此,一般春秋兩季兒童發病明顯增加。
精神因素(5%):
兒童哮喘中精神因素引起哮喘發作雖不如成人為明顯,但哮喘兒童也常受情緒影響,如大哭大笑或激怒恐懼后可引起哮喘發作,有學者證明在情緒激動或其它心理活動障礙時常伴有迷走神經興奮。
遺傳因素(10%):
哮喘具有遺傳性,患兒家庭及個人過敏史,如哮喘,嬰兒濕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的患病率較一般群體為高。
運動(40%):
國外報道約90%哮喘患兒,運動常可激發哮喘,又稱運動性哮喘(exerciseinduced asthma,EIA),多見于較大兒童,劇烈持續(5-10分鐘以上)的奔跑以后最易誘發哮喘,其發生機理是百免疫性的。
藥物(10%):
藥物引起的哮喘也較常見,主要有兩類藥物,一類是阿斯匹林及類似的解熱鎮痛藥,可造成所謂內源性哮喘,如同時伴有鼻竇炎及鼻息肉,則稱為阿斯匹林三聯癥,其它類似藥物有消炎痛,甲滅酸等,引起哮喘的機理可能為阿斯匹林遏制前列腺素合成,導致cAMP含量減少,釋放化學介質引起哮喘,這類哮喘常隨年齡增長而減少,青春期后發病見少,另一類藥物為作用于心臟的藥物,如心得安,心得平等可阻斷β受體而引起哮喘,此外很多噴霧吸入劑亦可因刺激咽喉反射性引起支氣管痙攣,如色甘酸鈉,痰易凈等,其它如碘油造影,磺胺藥過敏也常可誘發哮喘發作。
(二)發病機制
支氣管哮喘是一多種因素引起的復雜疾病,發病機理至今不明,目前公認的機理有以下三方面。
1、Ⅰ型變態反應和IgE合成調控紊亂
抗原(變應原)初次進入人體后,作用于B淋巴細胞,使之成為漿細胞而產生IgE,IgE吸附于肥大細胞或嗜堿粒細胞上,其Fc段與細胞膜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IgE牢固吸附于細胞膜上,致使機體處于致敏狀態,在相應抗原再次進入致敏機體時,即吸附在肥大細胞及嗜堿細胞膜上與IgE結合,導致細胞膜脫顆粒,釋放一系列化學介質包括組胺,慢反應物質,緩激肽,5-羥色胺和前列腺素等,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可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平滑肌痙攣和腺體分泌亢進等生物效應作用,引起支氣管哮喘。
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IgE的增高還與細胞免疫功能紊亂有關,大量研究證明T細胞不但有量的改變,還可能存在功能缺陷,此外高IgE還可能與遏制性T細胞成熟延遲有關。
2、氣道炎癥改變
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技術(BAL)對哮喘動物模型及哮喘病人進行活檢,證明氣道組織顯示不同程度的炎癥變化。
3、氣道高反應性
氣道高反應即氣道對各種特異或非特異刺激的反應性異常增高,哮喘患兒即存在氣道高反應性,氣道高反應即刻反應(Ⅰ型變態反應),及持續反應,目前認為,持續氣道高反應主要與氣道炎癥有關,而炎癥時氣道高反應的機制主要與炎癥介質有關,研究發現氣道對組胺,乙酰膽堿的反應性與哮順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是平行的,這些又與神經調節紊亂,特別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已知支氣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雙重支配,并在大腦-下視丘-垂體的調節下保持著動態平衡,正常人支氣管平滑肌張力取決于膽堿能受體的興奮狀態,而哮喘病兒則沒,其副交感神經張力增高,α腎上腺素能神經活動增強,β腎上腺素能神經功能低下或被部分阻滯,由于這些異常,哮喘患兒氣道反應性的亢進,是哮喘發作的病理生理基礎之一。
哮喘的主要病理變化為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炎性細胞浸潤,上層基底膜增厚及氣道粘膜水腫,上皮脫落混合細胞碎屑,粘液分泌增加,粘膜纖毛功能障礙,進而引起支氣管粘膜肥厚與支氣管內粘液栓塞,以上病理變化的結果造成氣道腔狹窄,致使氣道阻力增加,出現哮喘。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哮喘的發病原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