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法可以診斷出膽囊息肉
時間:2016-02-17來源:求醫網
什么方法可以診斷出膽囊息肉?膽囊息肉疾病的出現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如果真的確診自己患有這種疾病的話,患者一定不要消極的面對,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疾病,只有這樣,患者才會重新恢復正常的生活,膽囊息肉在進行治療之前,患者一定要先將此病診斷出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說說膽囊息肉的診斷方法,希望下面的文章會給對這方面不是很了解的患者帶來幫助。
膽囊息肉往往無臨床癥狀或癥狀輕微,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對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診斷方法較多,如口服膽囊造影,B超,CT,磁共振膽胰管成像(MRCP),腔內超聲(EUS)等,但目前診斷膽囊息肉最主要的手段仍是B超檢查。
一、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腫塊內和膽囊壁內出現高速動脈血流信號,是原發性膽囊息肉區別于良性腫塊和轉移癌的重要鑒別特征,如膽固醇性息肉血流為直線狀,<20cm/s,而膽囊息肉內血流多呈樹枝狀,流速>20cm/s,RI越小越傾向于惡性,但對于早期膽囊息肉腫塊過小者(<3mm)有時并不敏感,此外還與操作者技術水平有重要關系。
二、B超:引導下膽囊穿刺細胞學檢查,有助于鑒別診斷,可提高術前診斷率,早期膽囊息肉在膽汁中找到癌細胞的陽性率為64%,而在病變膽囊壁的陽性率為91%,因此,強調要在B超引導下選擇性地穿刺病變壁組織,還有學者在膽囊穿刺時抽取膽汁行癌胚抗原(CEA)濃度測定,并與單純膽囊結石相比,其濃度升高有統計學意義,亦具有輔助診斷價值。
三、三維超聲成像:可使膽囊具有空間方位的立體感,透聲性好,有直視膽囊剖面的效果,可彌補二維顯像某些不足。不僅可觀察膽囊息肉的大小形態,更可分清息肉和膽囊壁的關系,尤其在膽囊后壁的息肉二維顯像常不能清楚地分辨是否有蒂以及蒂與膽囊壁附著的范圍和深度。三維重建能通過不同切面的旋轉來觀察病變的連續性及病變表面的情況等信息,有助于提高膽囊息肉與膽囊腺瘤或癌腫的鑒別。
上述的文章就是關于“什么方法可以診斷出膽囊息肉”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后一定會有所了解了,只要膽囊息肉患者積極的進行診斷治療,并且配合醫生的工作,那么,患者一定會盡快康復的。
查看更多關于什么方法可以診斷出膽囊息肉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