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所對應的輔助檢查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家中有小孩的家長總擔心家里的孩子會在夏秋季感染上了細菌性痢疾,看到孩子上腹下泄地來回跑廁所,心里真是難受極了,看著孩子瘦小的身體要遭如此這般的痛苦,心里是何等難受啊。那么痢疾在治療上有哪些輔助檢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熟悉。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痢疾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粘液膿血樣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復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癥狀輕或缺如,病情兇險。 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
1.外周血象 急性菌痢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多增加,型菌痢可達15~30×109/l以上,有時可見核左移。慢性菌痢常有輕度象。
2.糞便
(1) 鏡檢:可見較多白細胞或成堆膿細胞,少量紅細胞和巨噬細胞。血水便者紅細胞可滿視野。
(2)培養:檢出痢菌即可確疹。應取早期、新鮮、勿與尿液混合、含粘膿血的糞便或腸試,多次送檢,可提高檢出陽性率。
3.快速病原學檢查 比較簡便、快速,敏感性亦較好,有利于早期診斷。
同事各位家長必須注意,菌痢主要是通過痢疾菌污染的水、食物經口進入人體感染,引起結腸化膿性炎癥,發生全身中毒癥狀。因此,預防菌痢的關鍵是注意飲食衛生,把住病從口入關。急性菌痢應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預防發展為慢性菌痢。中毒型菌痢急驟起病,病情發展快,病情兇險,菌痢癥狀很不典型。因此,要高度警惕,及時進行搶救治療,切忽貽誤病情。是值得醫、患家屬切記。
查看更多關于細菌性痢疾所對應的輔助檢查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