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傳染病醫院(徐州市中山醫院)位于徐州市東郊甸子工程兵指揮學院西側,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市級傳染病??漆t院,是... [ 詳細 ]
談兩個有關的心理學的預言
時間:2012-10-23 11:08來源:求醫網
拒絕成長的蘋果樹
從前,有一棵蘋果樹苗,在努力生長了幾年后終于可以結果了。這一年,它結了20個蘋果,18個被拿走,自己得到2個。對此,蘋果樹很生氣。第二年,它結了5 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肮?,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边@個蘋果樹暗自得意起來。
然而,它為什么不選擇繼續成長呢?譬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有關系,它還可以繼續成長,第三年結個果子,自己留下100個。
其實,等蘋果樹成長成為參天大樹的時候,結出果實無數的時候,那些想摘果子的人都可以被忽略了。真的,不要太在乎自己可以留下果子,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你是不是一個已自斷經脈的打工族?
開始工作的時候,你才華橫溢,意氣風發。但現實很快敲了你幾記悶棍,或許,你為單位做了大貢獻沒有人重視;或許,只得到口頭重視但卻得不到實惠;或許————總之,你覺得自己就像那棵蘋果樹,結出的果子只享受到了很小的一部分,與你的期望相差甚遠。
于是,你憤怒、你懊惱、你牢騷滿腹————最終,你決定不再那么努力,讓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幾年過去后,你一反省,發現現在的你,已經沒有剛工作時的激情和才華了。在崗位上,你已經滯后了————
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我們太過于在乎一時得失,而忘記了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好在,這不是金庸小說里的自斷經脈。我們隨時可以放棄這樣做,繼續走向成長之路。
切忌:如果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蠻管理或錯誤管理的上司或企業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萬不要因為激憤和滿腹牢騷而自斷經脈。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因為你的成長永遠比每個月拿多少錢重要。
你是在為誰而“玩”
一群孩子整天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老人難以忍受。一天,他走出門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們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于是,憤然離去,老人的門外從此清靜起來。
這個故事揭示的是蘋果樹寓言的更深一層的答案:蘋果樹為什么會自斷經脈?因為它忘記了自己是在為自己而“玩”。
人的心理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按照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算計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你的工資、獎金等各種各樣的外部獎勵?
如將外部評價當作參考坐標,我們的情緒就很容易出現波動。因為,外部因素人們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離我們的內部期望,讓人們不滿。不滿和牢騷等負性情緒讓我們痛苦,為了減少痛苦,人們就只好降低內部期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減少工作的努力程度。最終,禁錮的是自己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