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建于1950年,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擁有婦科內鏡、心血管防治...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 醫院資訊 > 用行動詮釋人性化護理內涵
用行動詮釋人性化護理內涵
時間:2012-10-22 18:34來源:求醫網
——參加醫院皮膚管理小組培訓有感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促進護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護理質量,我院護理部成立了皮膚管理小組,并于10月17日舉行了第一次培訓。
擔任這次培訓課的老師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傷口護理中心護士長、國際造口治療師、護理學會傷口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威老師,她自年從事專職傷口造口失禁及相關外科治療,年引進先進的傷口換藥技術及傷口新愈合理念,并創建國內首家傷口護理中心,中心就診人數占據國內**。
王威老師通過在傷口護理工作中總結的極為豐富的臨床實例,為我們詳細地介紹了現代壓瘡護理、糖尿病足護理、動、靜脈炎護理、造口護理、創傷傷口護理、疑難傷口護理……的有效運用,使我對傷口護理有了較為廣泛和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王威老師指出:傷口愈合過程有不同的分期,根據臨床表現有效地判斷傷口處于哪個時期,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傷口評估是傷口處理的第一步,對準確判斷傷口問題、選擇有效方法、促進傷口愈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在傷口評估上要進行全面綜合評估,包括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找出阻礙傷口愈合的主要原因。她以其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詳細地分析了傷口濕性愈合的優、缺點,主張傷口宜濕性愈合,即使用各種新型敷料治療,使創面處于較好的環境——適當的溫度與濕度,更有利于傷口的愈合,為臨床傷口護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我聯想到我院腎內科多數都是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具有免疫力較低、機體能力低下、蛋白指數較低及合并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等并發癥較多的特點,加之透析患者每次要堅持臥床四小時的血液透析,很容易產生壓瘡,所以腎科病人的皮膚護理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臨床一線護士,我們對傷口護理的新理念知之甚少,對各種新型敷料在傷口護理、治療上的應用還不夠了解,要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拓寬臨床護理的視野,以提高臨床護理的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用行動詮釋人性化護理 的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