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防和對外交流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醫院創建于1914年,1990年成為國內精神科新藥臨床藥理...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 醫院資訊 > 漫談隱匿性抑郁癥
漫談隱匿性抑郁癥
時間:2012-10-24 13:34來源:求醫網
現代社會節奏快、競爭激烈,人們享受著物質水平的逐漸提高,同時承受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隨之產生的心理問題也不斷增多。而名人的罹患、媒體的宣傳讓老百姓對“抑郁癥”這個詞匯已變得不再陌生。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出現心情不好,而抑郁其實就是各種不同程度心情不好的總稱。但抑郁癥,則是由于情緒低落到極點后引發的一系列癥狀,屬于情感障礙的一種類型,精神科的一種疾病。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20萬人曾經自殺及自殺未遂,而據美國精神病學診斷標準定義的重性抑郁障礙的終生患病率,女性為10-25%,男性為5-12%,可見抑郁癥的發病率是很高的。而幾年前優秀藝人張國榮因抑郁的墜樓自殺、優秀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因抑郁的住院以及媒體的廣泛宣傳,使很多人對抑郁癥有了初步的了解。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悶悶不樂、少言寡語、失去興趣、唉聲嘆氣甚至不吃不睡、上吊輕生,可能他周圍的同事鄰居及家人中不乏有人會勸說、甚至帶著他去看醫生。的確,上述都是抑郁癥最經典核心的表現,非專業人士也能很容易的判斷。
但實際上,真正由于上述典型表現而到精神科醫院就診的抑郁癥患者只占全部就診患者的20%左右,大部分患者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其他癥狀而曾經輾轉很多家綜合醫院,做了成千上萬元的各種檢查而沒有任何結果,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當他們抱著一線希望來到精神科醫院就診時才發現實際所患疾病就是抑郁癥,經過對癥治療很快好轉。
這些抑郁癥患者臨床表現的最大共同點就是他們抑郁癥典型的“情緒低落”癥狀并不突出,而是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問題。他們有的事業成功,患病期間仍能生龍活虎的工作;有的是家里的“一把手”,生病了也可以把家人照顧的周到細致;有的性格開朗,雖然被別的癥狀纏身,但情緒整天還是會樂呵呵的。患者本人被告之為抑郁癥時也會疑問重重:抑郁不是心情不好么,我心情挺好的呀,怎么會是抑郁癥呢?
其實這些患者患的是隱匿性抑郁癥。隱匿性抑郁癥實際在精神科經典的診斷學標準里并沒有明確的定義,是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抑郁癥除了經典癥狀外,還有很多常見的癥狀容易和別的疾病混淆而出現的一種說法,目的是與老百姓熟知的經典抑郁癥相區分。
下面就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隱匿性抑郁癥的特點。
病例1,“消化不良”
李先生是一家大型網絡公司的中層管理者,激烈的競爭讓他忙于工作壓力很大,但同時給他帶來豐厚的收入和殷實的生活。最近1年他一直被頑固的消化不良折磨:沒有食欲、腹脹腹痛、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體重也減輕了近10公斤。他做過各種檢查,可沒有發現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也經過很多西醫、中醫的治療,卻仍然沒有好轉。
由于長期以來消化道癥狀過于明顯,就診時醫生都沒有注意到李先生情緒的改變。其實,和消化癥狀同時存在的,一直以來他都有種壓抑感并且存在持續的疲乏,睡眠狀況也不是很好,有明顯的早醒。
李先生被診斷為隱匿性抑郁癥,經過系統的治療,在壓抑感和睡眠問題改善的同時,他的“消化不良”也奇跡般的減輕了。
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腸鳴、便秘或腹瀉、腹內有氣體游動感等在抑郁癥患者中十分常見,少數患者還有吞咽時的梗塞感。患者常誤認為自己患了消化道疾病而反復去綜合醫院檢查,但卻長時間得不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因此,有大量的消化道癥狀反復在綜合醫院診治卻沒有結果時,應該想到抑郁癥的可能,并及時去精神科醫院就診。
病例2,“心臟病”
陳小姐是一家外企的白領,做銷售工作,因為是公關的能手所以今年老板又給她加了不少的任務。陳小姐今年剛滿30歲,最近卻總是感到疲乏胸痛,心前區老有一種說不清的不適感,但是進行了幾乎全部的心臟檢查: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等卻都完全正常。她因此被診斷為“心臟神經官能癥”。
然而,陳小姐吃了醫生開的那些藥后仍然感到心慌,覺得好像有什么東西在抓心臟一樣讓她惶惶不安,并且睡眠質量也開始下降,漸漸的變得顧慮重重,反應遲鈍,工作起來也越來越力不從心。在一位有經驗的心內科醫生的建議之下,她去找了心理醫生,被診斷為隱匿性抑郁癥,經過抗抑郁藥物治療不久便得到了康復,心臟的那些不適也全部消失了。
不少抑郁癥患者都會因為出現胸悶憋氣、心慌心悸等心臟方面的癥狀而去綜合醫院心內科就診,當然就象上面的情況一樣,經過各種檢查卻找不到心臟病的證據。這時就應該想到抑郁癥的可能,并去精神科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病例3,“神經衰弱”
王老師快50歲了,做了20多年的班主任,也被年年提高的升學率指標壓的有些喘不過氣。她患“神經衰弱”都10多年了,主要癥狀是睡眠障礙:失眠、入睡困難、睡著后容易驚醒,多夢。而白天則常有頭暈、頭脹、心煩、疲乏,慢慢的食欲和體力也開始下降。最初偶爾服用安眠藥就有一定療效,但漸漸地安眠藥越吃越頻繁、越吃越多也失去了作用。最近一年,臨近她帶的班馬上面臨升學,工作壓力大,她每晚都要吃兩三次安眠藥,每次吃至少3片,可才能保證3小時左右的睡眠來支撐第二天的工作。
王老師一直在綜合醫院的神經內科以“神經衰弱”就診,服用過各種安眠藥、安神液、補心丸等等,但這么多年一直都沒有完全好過。最近實在沒辦法,為了拿些力量強些的安眠藥來保證睡眠完成工作,她才到精神科醫院來就診。醫生詳細詢問后否定了王老師的“神經衰弱”診斷,而以隱匿性抑郁癥為她開出了處方。王老師十分驚訝,半信半疑的開始接受治療,沒想到1個月后,雖然沒有痊愈,但有了10多年來都沒有的明顯改善。
抑郁癥患者出現的失眠、頭暈、頭脹、心煩、疲乏等癥狀很容易被聯想到“神經衰弱”。在臨床上,綜合醫院的醫生常常會診斷“神經衰弱”而給予一些安定安神的藥物,而患者也很容易接受這個診斷和治療。但實際上,很多“神經衰弱”的患者都是不同程度和時期的抑郁癥患者,如果得到及時的治療是會很快康復的,而判斷不當則會象王老師那樣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導致病情的遷延不愈。
病例4,“查不出病的病”
小趙小時侯調皮不愛學習,中專沒畢業就輟學了,家人通過托關系讓他在一個工廠當了一名工人,收入不多可還算穩定。可最近工廠改革裁員,小趙下崗了。小趙今年才34歲,他著急,這沒工作吃什么喝什么呀?可是四處找工作忙了兩個月,都由于學歷太低沒成功,一時之間他成了“家里蹲”。不用家里人說,小趙自己就心說:“年紀輕輕就家里蹲,非蹲出病來!”。
不出1月,小趙覺得自己真的病了,每天晚上睡不好覺,腦子里胡思亂想,醒后就再也睡不著了。白天頭老是暈暈的,疲勞、胸悶、心煩心慌、記憶減退,腹脹、有時還尿頻尿急。他跑了好多家大型綜合醫院,除了兒科未看外,其它各科都看了,能做的檢查基本都查了個遍:X光、胃鏡、心電圖、腦電圖、CT、核磁共振……可是查來查去都是一切正常。
檢查結果使小趙既喜又憂,喜的是身體沒問題,憂的是確實渾身不舒服卻不知道得了什么病。西醫說是沒有問題或“神經官能癥”、“神經衰弱”,中醫說是“腎虧”、“體虛”,開出的藥什么都有,可吃了卻什么用都沒有。
經人提醒小趙到精神科專科醫院去咨詢,醫生認為他患的是隱匿性抑郁癥,真正的抑郁癥狀被隱匿在繁多的軀體不適后面,使人難識其廬山真面目。系統的服用了抗抑郁藥物,很快小趙便病去體愈。
通過以上四個病例我們可以看到,隱匿性抑郁癥常見的表現是,相對較輕的情感癥狀被大量可涉及到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生殖、肌肉骨骼及中樞神經等各大系統的軀體不適所掩蓋。正因為存在大量的軀體癥狀,患者在綜合醫院就診往往會被誤診為各種軀體疾病而耽誤治療。隱匿性抑郁癥和經典的抑郁癥一樣,會出現“晝重暮輕”的晝夜節律,“春秋季重、夏季輕”的季節性節律和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女患者的癥狀會隨月經期出現波動等規律。而治療起來一般的鎮靜安眠、止痛藥等,由于治標不治本,均收效甚微,需要經過系統的抗抑郁治療病情才能改善。
抑郁癥是一種情感障礙,應該是以情緒癥狀為主要表現,比如情緒低、失去興趣、哭泣、委屈、輕生等,為什么隱匿性抑郁癥會出現這樣多的軀體癥狀呢?這就要從抑郁癥的病因上說起了。
現代醫學發展過程中,發現很多疾病的產生都是與多種因素相關而具體病因不明的。抑郁癥也是一樣,與人體的生物化學、神經內分泌、神經免疫,父母的基因遺傳以及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都有關。而社會心理因素又包括:患者由從小的生長環境、接受的教育方式、經歷的重大事件所形成的性格基礎,以及患病前后所面臨的環境、應激事件等。
從以上病例不難看出,這四名患者都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處在一些不利的應激事件面前,而他們的性格或者所處地位又不允許他們表現出自己是人格的弱者,或者不能因為“精神疾病”而放開目前工作生活的環境。人是有潛意識的,這可能就是把精神壓力引起的疾病轉化為軀體疾病的表現,來表達出來的機制吧。
當然,這可能只是患者患病病因的一部分,畢竟抑郁癥的病因多樣,研究起來復雜,至今仍是個迷。隱匿性抑郁癥的表現為何會如此特別也有待專家們進一步的研究。
需要提出的是:軀體表現紛繁復雜的隱匿性抑郁癥患者,軀體癥狀對抑郁癥診斷只有輔助意義,真正診斷還需要根據患者同時存在的心境低落以及抑郁癥的其他核心癥狀才能做出。千萬不要誤以為有了大量的軀體癥狀就是隱匿性抑郁癥而耽誤真正的軀體疾病,造成生命的危險。
至于隱匿性抑郁癥的治療,和所有類型的抑郁癥一樣,需要系統的抗抑郁藥物治療為基礎并輔以心理治療。
現代的藥理學發展很快,抗抑郁藥物的種類也更新換代了很多。從開始的治療效果不錯,但服用起來片數多,口干、便秘、頭暈等副作用大的傳統抗抑郁藥物,到現今治療效果幾乎不變但每天只需一片,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的新型抗抑郁藥物,中間經歷的時間也就5、6年。而最近1、2年新型抗抑郁藥物更發展了很多種,針對不同癥狀、不同程度的抑郁癥患者能夠做到對癥下藥,更為抑郁癥患者帶來了福音。
而支持性心理治療是患者康復不可缺少的,包括周圍人的關心、鼓勵、理解、幫助等等。抑郁癥,特別是隱匿性抑郁癥,雖然不會象其他重性精神疾病那樣引起“胡言亂語”和明顯的行為紊亂,但是它使患者感到心靈和軀體的雙重痛苦。患者常常因為訴說大量的軀體不適卻通過反復檢查查不出任何的異常,而被親友和同事誤解為“沒有病”、“沒病裝病”,而遭到厭惡和摒棄,這使他們的心靈遭受到更大的壓力。其實,抑郁癥患者所感受到的痛苦是真真實實的痛苦,而且他們大多敏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上述的支持性心理治療會給他們有一個利于恢復、良好的心理支持環境,再配合系統的抗抑郁治療便會縮短療程加快康復。
至于個別的心理治療則是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本人患病的特點而做出的特異性治療,有助于患者發現自身問題,找到面對問題的自我調試方法,以避免今后抑郁癥的再次復犯。但由于患者的個性是多種因素影響從小便形成,不可能因幾次治療朝夕就改變,因此施行起來只有輔助作用,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
對于患了抑郁癥的患者則要擺脫掉心靈的包袱。抑郁癥就象軀體疾病一樣是一種患病的狀態,只是情緒患病了而已,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患了“精神病”而自卑、顧慮重重、不愿見人,這樣只會加重病情。積極配合醫生的心理及藥物治療,放松的心情,規律的生活,適當的運動都會使病情很快的好起來,讓患者重新加入到象以前一樣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希望更多的人能認識隱匿性抑郁癥,使患者及時的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而康復。更祝愿所有人都能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