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東方醫院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以下簡稱東方醫院)始建于1920 年,地處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 [ 詳細 ]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醫生看不懂聾人比不清上海成立國內**"助聾門診"
時間:2012-10-24 14:58來源:求醫網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9月11日報道:夏阿姨是一名血管外科患者,下肢腫脹、酸痛等靜脈曲張癥狀多年來一真影響著她的生活質量,但一直沒有到醫院就診。原來,夏阿姨和她的先生都是聾人,而他們的女兒在國外求學,想到就醫的種種困難,她只能咬緊牙關自己堅持著。
改變發生于8月31日。這一天,在聾人協會的組織下,夏阿姨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和其他聾人患者去醫院掛了助聾門診,在醫院義工和手語翻譯的陪同下,她通過專為助聾門診開設的綠色通道掛號、繳費、看診,速度快且無障礙。夏阿姨隨后順利住進了醫院,她的手術時間定于今天,醫生說,夏阿姨術后6小時即可下床走動。
除了手術的成功,夏阿姨還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從今天起,國內**助聾門診在醫院掛牌開診,今后,每周五下午,穿著藍馬甲的義工都會為聾人患病做翻譯,幫助他們更好地就醫。
東方網記者從市殘聯了解到,現有25萬聾人,存在獲取信息和溝通交流的障礙,尤其聾人患病到醫院就診時,易因溝通障礙而造成誤診,耽擱治療,甚至導致病情加重等。聾人們最擔心的也是生病去醫院,因不能聽和說,只能通過筆來描述病情,用文字來和醫生交流,看病的過程中較多的時間花在書寫上,給醫生也平添諸多麻煩,影響其他病人的就診時間。而在老年聾人中,大多文化程度低或接近文盲,就無法用文字溝通,特別是突發病情更會引起病情的延誤。為此,大多聾人朋友們看病都要讓懂手語的子女或朋友陪同,看一次病少則半天,多則要一天,讓子女和朋友花費了不少精力,也影響到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看病一直成為困擾廣大聾人群體的一個難題。
今后,“助聾門診”將通過配備手語翻譯和醫務社工,為聾人提供分診、掛號、就診、付費、檢查、取單、治療、取藥等全程導診服務,并享有“八個優先”就診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