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醫院是現代化大型三級甲等醫院,創辦于1885年。全院現設4個門診部,57個臨床、醫技科室,6個醫學中心,2... [ 詳細 ]
海南省人民醫院是現代化大型三級甲等醫院,創辦于1885年。全院現設4個門診部,57個臨床、醫技科室,6個醫學中心,2...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0-26 18:38來源:求醫網
立冬過后,氣溫下降,感冒發燒的孩子特別多。在醫院兒科門診,“最近兒科門診每天接診六七百個,百分之六七十是感冒發燒、氣管炎?!敝魅吾t師介紹。
來看病的患兒中,有很多是經常感冒的“老病人”。他們大便干、肚子脹,急躁易怒,三天兩頭發燒,醫生說他們是內熱外寒。
食積內熱的孩子易感冒
專家說,其實,3歲以下的孩子感冒,70%屬于內熱外寒。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消化功能還不健全,多吃幾口或吃了不易消化的東西,就容易產生積滯。積滯不消,過一段時間就在體內化熱,表現為舌苔厚、口臭、唇紅、小便黃、大便干,平時很乖的孩子變得煩躁鬧人等。這類孩子一旦受涼,便形成內熱外寒,即中醫說的“燈籠火”,出現發燒、咳嗽、打噴嚏等外感癥狀。
感冒的孩子大多數血常規正常,主要靠中藥抗病毒治療。因為內有積滯,需要內熱外寒一起治,但市面上這類中藥很少,相對來說,小兒雙清顆粒效果好些,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也可以喝。但中藥講究因人而異,雖都是發熱,但有的內熱重,有的伴有并發癥,所以較好找醫生把脈,對癥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