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院的前身是德國醫院,始建于1905年。現為衛生部直屬的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央的干部保健基地。北京醫院是一所以高干醫療保健為... [ 詳細 ]
關于膠囊,我們知道多少?
時間:2012-10-31 18:59來源:求醫網
由于攜帶方便,易于辨認和服用方便,膠囊劑已成為常用的口服給藥劑型。對于這種在我們身邊廣泛使用的劑型,我們又了解多少呢?這一版我們就讀者關心的問題介紹膠囊劑的一些相關知識。
一、概述
膠囊劑(capsules)是指將藥物或輔料充填于空心膠囊或密封于軟質囊材中而制成的固體制劑。一般供口服,也有用于其他部位的,如直腸、陰道、植入等[1]。
若填充易風干的藥物,可使囊壁軟化。若填充易潮解的藥物,可使囊壁脆裂,因此,具有這些性質的藥物一般不宜制成膠囊劑。膠囊殼在體內溶化后,局部藥量很大,因此易溶性的刺激性藥物也不宜制成膠囊劑。
二、膠囊的優點[2](為什么要把藥品裝在膠囊里)
1.能掩蓋藥物不良嗅味,易于吞服。
2.提高藥物穩定性:因藥物裝在膠囊殼中與外界隔離,避開了水分、空氣、光線的影響,對不穩定的藥物有一定程度上的遮蔽、保護與穩定作用。
3.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較高。膠囊劑中的藥物是以粉末或顆粒狀態直接填裝于囊殼中,不像片劑需在制片時受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胃腸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將高于丸劑、片劑等劑型。一般膠囊的崩解時間是30分鐘以內,而片劑、丸劑是1小時以內。
4.可彌補其他固體劑型的不足。含油量高的藥物或液態藥物難以制成丸劑、片劑等,但可制成膠囊劑,如維生素E膠丸、骨化三醇軟膠囊。
5.可延緩藥物的釋放和定位釋放藥物。可將藥物按需要制成緩釋顆粒裝入膠囊中,達到緩釋延效作用,如柳氮磺吡啶結腸溶膠囊,通過胃和小腸達到結腸后釋放藥物,避免藥物對上消化道的刺激,可以克服部分患者服藥后惡心、厭食、嘔吐等不良反應。
三、分類
根據囊殼的差別,膠囊劑分為硬膠囊、軟膠囊(膠丸)、緩釋膠囊、控釋膠囊和腸溶膠囊。
(一)根據囊殼的差別,通常將膠囊劑分為硬膠囊和軟膠囊(膠丸)兩大類。
1.硬膠囊(hard capsules):是采用適宜的制劑技術,將藥物或加適宜輔料制成均勻的粉末、顆粒、小片、小丸半固體或液體等,填裝于空心膠囊中的膠囊劑[1]。如雙歧桿菌膠囊、阿昔莫司膠囊等。
2.軟膠囊(soft capsules)是將一定量的液體藥物直接包封,或將固體藥物溶解或分散在適當的賦形劑中制備成溶液、混懸液、乳狀液或半固體,密封于球形或橄欖形的軟質囊材中的膠囊劑[1]。可用滴制法或壓制法制備。軟質囊材是由膠料(主要是明膠)、增塑劑(甘油、山梨醇等)、附加劑(防腐劑、香料、遮光劑等)或/和其他適宜的藥用材料制成。軟膠囊劑服用方便,起效迅速,服用量少,適用于多種病癥,如藿香正氣軟膠囊、維生素A膠丸、骨化三醇軟膠囊等。
(二)根據用途的特殊性,有腸溶膠囊和結腸靶向膠囊。
腸溶膠囊 系指硬膠囊或軟膠囊是用適宜的腸溶材料制備而得,或用經腸溶材料包衣的顆粒或小丸填充膠囊而制成的膠囊劑[1]。其囊殼不溶于酸性的胃液,但能在堿性的腸液中溶解而釋放藥物成分,如雷貝拉唑腸溶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膠囊等。腸溶膠囊可避免或減少對胃的刺激,另外,腸溶膠囊可避免某些在酸性環境下不穩定的藥物受到胃酸的影響。
(三)根據特殊釋放方法分類,有緩釋膠囊及控釋膠囊。
緩釋膠囊:在規定的釋放介質中緩慢地非恒速釋放藥物的膠囊劑。如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1]。
和一般制劑相比,緩釋膠囊具有以下優點:①服用方便。一般膠囊常需一日數次給藥,而緩釋膠囊通常只需每日給藥1~2次。 ②緩釋膠囊作用徐緩,避免了一般制劑頻繁給藥后,血藥濃度波動過大的情況,因此,不良反應較一般制劑(普通片劑、膠囊)小。臨床常見有布洛芬緩釋膠囊、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等。
控釋膠囊:在規定的釋放介質中緩慢地恒速釋放藥物的膠囊劑,例如鹽酸地爾硫卓控釋膠囊[1]。目前這種劑型尚不常見。
四、相關問題
1 膠囊殼是由什么做的?人體能將膠囊殼消化吸收嗎?
大多數膠囊囊殼是由明膠制成。明膠本身是從膠原質中提取的一種水溶性蛋白質,可被人體蛋白水解酶消化而吸收。本身對人體無害。它易于溶于熱水和溫熱的胃液中。明膠制成的膠囊殼在胃液中迅速溶解而釋放內容物。
明膠在許多食品中被廣泛應用,如布丁、甜食、蜜餞、咀嚼式糖果、糖衣、食物罐頭以及蘸料。在食品中,明膠能夠幫助食物凝固、變稠、穩定,是一種極受歡迎、富含營養與低脂肪的食物成分。
明膠有多種類型。以骨骼為原料制得的骨明膠,質地堅硬,性脆且透明度差;以豬皮為原料制得的豬皮明膠,富有可塑性,透明度好。為兼顧囊殼的強度和塑性,采用骨、皮混合膠較為理想。藥用膠囊是由制藥級明膠制成,該級別明膠符合用于藥品的嚴格質量要求。
硬質或軟質膠囊的囊殼多以明膠為原料制成,現也用甲基纖維素、海藻酸鈣(或鈉鹽)、聚乙烯醇、變性明膠及其他高分子材料,以改變膠囊劑的溶解性能。為增加膠囊囊殼的韌性與可塑性,加入增塑劑,如甘油、山梨醇等;為防止霉變,可加入防腐劑尼泊金等;對光敏感的藥物,可加入遮光劑二氧化鈦;為美觀和便于識別,加入食用色素等著色劑。
2不吃膠囊殼會影響藥效嗎?
大部分的膠囊劑應該整個吞服,以保證內容藥物產生療效。有些人在服用膠囊劑時,覺得膠囊殼是多余的東西,或覺得膠囊殼體積較大,不宜吞服,或懷疑其認為對人體有害,就采取了棄囊取藥的服法,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按規定,藥用膠囊是用藥用級明膠制成,能溶于水和胃酸,對人體無害。其次,用膠囊裝的藥,有些對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微粒,有些易于揮發不能制成藥片的或在口腔散失易被唾液酶分解的,或易勿吸入氣管的藥物粉末或微粒。這些粉末或微粒裝入膠囊,既保護了藥物藥性不被破壞,也能掩蓋藥物不良嗅味,易于吞服,保護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去掉膠囊殼可能會造成藥物流失、藥物浪費、藥效降低。如對胃刺激較大的非甾體類抗炎藥直接服用可能會造成胃黏膜細胞損傷,嚴重者可能導致消化性潰瘍、出血及穿孔,制成膠囊后,保護了消化器官。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說明書推薦必須整粒吞服,不得打開或溶解后服用。消化酶類或益生菌類的膠囊藥物,也必須整顆咽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規定,硬膠囊劑應在30min內全部崩解,軟膠囊應在1h內全部崩解[1]。另外,有時因治療的需要,需延緩藥物的釋放和定位釋藥:可將藥物按需要制成緩釋顆粒裝入膠囊中,達到緩釋延效作用。若剝開使用,可能會改變藥物的療效,或易引發藥物性胃炎。例如用于冠心病及心絞痛長期治療的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說明書記載該藥需整粒吞服(不可咀嚼)。
對于小孩或難于吞咽固體制劑的患者,護理人員打開膠囊,將粉末與食物或飲料混合后給患者服用,這種方式并不推薦。因為這樣可能會改變某些藥品的釋放特性而對患者的治療產生影響。
3 膠囊中除藥物外還有什么成分?
多數藥物由于自身流動性差等方面的原因,均需要加入一定的稀釋劑、潤滑劑、崩解劑或其他藥用輔料才能滿足制備及使用需要。一般可以加入蔗糖、乳糖、微晶纖維素、改性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鎂、滑石粉等改善流動性或避免分層。也可加入輔料制成顆粒后進行填充。如鹽酸苯海拉明膠囊處方中,除活性成分鹽酸苯海拉明外,還包括填充劑果糖、潤滑劑或助流劑滑石粉(或膠質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劑硫酸月桂酸鈉及避光劑二氧化鈦等[3]。以上的成分均為藥用級。
4 膠囊能不能用冷水或熱水服下?
膠囊外殼的主要成分是明膠,這是一種在冷水中會慢慢吸水變軟,而在熱水中會迅速熔化并溶解的物質。而一旦外殼被破壞,里面的藥物自然就釋放出來。因此,“膠囊在熱水中釋放藥物更快”這種說法本身是正確的。 膠囊是不是非得加點溫水或是熱水幫忙釋放藥物才行?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到送服藥物的水量不大,對消化道內溫度的影響也不大。無論用冷水還是熱水吃藥,膠囊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37℃左右的環境下的。膠囊外殼雖然看上去挺難溶解,但實際上它在體溫環境下還是溶解得足夠快的。而且膠囊內的藥物沒有經過像片劑那樣的壓制,而是松散的粉末或是小顆粒,一旦膠囊外殼破壞,里面的內容物很快就可以釋放。根據我國藥典的規定,合格的普通膠囊在37℃水中震蕩15min之內就應完全溶散,這與普通藥片的崩解(崩解是指藥片在水中從完整到分散成小顆粒的過程)時間差不多,完全可以滿足一般的臨床需求。
相反,太熱的水服藥倒可能會帶來一些弊端。很多時候,把藥物裝進膠囊是為了掩蓋藥物的不良口味,而如果用太熱的水吃膠囊,膠囊提前破壞,口感就會很不好。而且,在熱水里,膠囊會變得又軟又粘,如果喝水不夠多則有可能粘在食道上。不止如此,如果是腸溶膠囊,熱水可能會破壞膠囊抵抗胃液的作用,使本應受到保護的藥物不能順利通過胃到達腸道。
所以,服用膠囊的時候,用冷水和溫水送服都可以。比起水溫,更應該注意的一點是水量。不少人吃藥時只喝一口水,或者干脆是干咽,而實際上應該多喝一些水,以保證藥物順利到達胃,也可以減少某些藥物對食管的刺激。
5 膠囊能不能用食物及飲料一同服用?
需要患者根據閱讀藥品說明書用法用量介紹來服用。如阿莫西林膠囊及頭孢地尼膠囊不受食物的影響。治療惡性腫瘤引起的高鈣血癥的氯膦酸二鈉膠囊說明書記載該藥在任何情況下不能與含有鈣或其它二價陽離子的牛奶、食物或藥物同服。因為它們會減少氯膦酸鹽的吸收。
6 如何存放膠囊?
包裝材料與儲存環境如溫度、濕度和儲存時間對膠囊劑的質量有明顯的影響。一般來說,膠囊不可儲藏于高溫高濕條件下。高溫、高濕(相對濕度>60%)對膠囊劑可產生不良的影響,不僅會使膠囊吸濕、軟化、變黏、膨脹、內容物結團,而且會造成微生物滋生。膠囊也不可置放于溫度過低或過于干燥的環境下,否則膠囊易產生發脆易碎現象。因此必須選擇適當的包裝容器與儲藏條件。所以建議患者不要隨意將膠囊從透濕系數較小的塑料瓶或泡罩式包裝中取出,注意將膠囊劑貯藏于低于25℃,相對濕度不超過45%的干燥陰涼處,密閉貯藏。
7正確服用膠囊的方法
取站姿或坐姿的立位,先把藥放入口中,然后喝上一口水(不宜過多),把頭向下略前傾做吞咽動作,膠囊即隨水經食管而順利進入胃內。膠囊的比重比水小,在水中上浮,故吞服時頭部不宜上仰,否則送服的水咽下后膠囊容易卡在咽喉部,應把頭向下略前傾做吞咽動作,這樣較容易吞下膠囊。吞下藥物后也不要馬上躺下,隔片刻后應再喝些水。
服用膠囊不要干吞強咽。這種服藥方法非常危險,藥物容易停留在食管或食管與氣管的交叉處,導致食管黏膜損傷而出現食管炎或食管潰瘍、出血等食管損傷,甚至誤入氣管而出現生命危險。同時,干吞膠囊難以使藥物迅速達到胃腸部,影響吸收,降低療效。
腸溶膠囊、緩釋膠囊不能拆開服用,應保持膠囊的完整性。
服用膠囊的具體步驟如下(除外直腸、陰道、植入用膠囊):
① 涼一杯200~300ml的溫開水送服。但不能用熱水或果汁送藥(除非說明書注明可用果汁)。前者會加速膠囊溶化,或使膠囊殼粘在喉嚨或食道里。后者是酸性的,會提前溶解許多藥物,不利于吸收,還可能影響部分藥效的發揮。
② 服藥前先喝一口水。主要是潤澤喉嚨和食管,便于藥物下落。
③ 把膠囊含入口中,再喝一口水咽下。這樣能避免膠囊粘在口腔、咽喉處。如治療骨質疏松的膠囊等,由于腐蝕性較強,服用時若粘到食道,釋放的化學藥品會灼傷食道黏膜。
④ 再喝一口水。成人食管有3處狹窄,尤其是第二個,會阻擋膠囊等“異物”通過。這口水能加速藥物順利通過狹窄處。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二部[S]北京:國內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8,附錄84.
[2] 徐榮周,繆立德,薛大權,等.藥物制劑生產工藝與注解[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619-624.
[3] 江志強.藥物劑型和給藥體系[M].北京:國內醫藥科技出版社,2003:19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