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部命名的“三級甲等”醫院——焦作市人民醫院(焦作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成立于1946年,是豫北地區成立最早的醫院之一。其前身為... [ 詳細 ]
中耳炎的局部及手術治療
時間:2012-11-01 17:12來源:求醫網
化膿性中耳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的中耳的化膿性病變,主要表現為耳流膿、聽力下降等,患者常常認為中耳炎不是嚴重的疾病,掉以輕心。殊不知如果中耳炎治療不當可以導致嚴重后果,甚至影響聽力。
(一)中耳炎的局部治療
據國內慢性化膿中耳炎膿培養,細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桿菌,而且抗青霉素強的革蘭陽性菌不斷增多,用一般廣譜抗生素口服或靜注已難奏效,特別是中耳乳突粘膜下血管已瘢痕纖維化,局部血液內藥物達不到有效濃度,相反卻使細菌產生了耐藥性,故局部用藥反較有利。可取膿培養做藥敏,選用有效藥物,常用制劑和用法基本同急性化膿中耳炎。但僅適用Ⅰ或Ⅱ型慢性中耳炎。用藥前一定要清除外耳道膿痂,患耳朝上側臥,滴藥后取排氣置換法,推壓耳屏建議用吸引器抽引干凈,然后推壓藥液迫使進入鼓室乳突腔內,有的長期流膿的Ⅰ型中耳炎,經定期合理的治療后,1~2個月內即能痊愈。否則,用藥不當和不堅持每日定時滴藥,難能達到治愈目的。
(二)中耳炎的手術治療
(1)鼓室成形術 為清除病變,重建聽力,50年代Wüllstein及Z?llner曾創用鼓室成形術(Tympanoplasty),現已被后人廣泛應用。該氏于年將鼓室成形術分為五型:
Ⅰ型(鼓膜修補術):適用于鼓室內無肉芽、膽脂瘤、骨質無病理變化者,鼓膜修補成功,聽力能顯著提高。
Ⅱ型(上鼓室乳突鑿開術):適用于鼓膜邊緣部或松弛部穿孔,有肉芽及膽脂瘤,骨質有病理改變者。
Ⅲ型(鳥聽骨式術):適用于病變輕重,聽骨鏈中斷而鐙骨完整者。清除病變組織,用殘留鼓膜或植皮與鐙骨粘著,建成一新鼓室或聽骨鏈成形,聽力即得以提高。
Ⅳ型(全鼓室與小鼓室修建術):適用于全部聽骨破壞。手術清除病變后,用殘余鼓膜或植皮,建成一圓窗與咽鼓管相通的小鼓室,使兩窗間音波阻力差增大,可改善聲音傳導以提高聽力。
Ⅴ型(小鼓室加開窗術):適用于聽骨缺失,鐙骨被肉芽和瘢痕組織固定。除手術建立小鼓室外,再在水平半規管上開窗,使聲波經新窗傳入內耳,以提高聽力。
(2)去除周圍感染病灶 影響鼻通氣的鼻甲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應予手術切除和矯正,慢性鼻竇炎應進行治療,慢性扁桃體炎和增殖體肥大應予切除,尤其是小兒增殖體肥大和發炎。中耳炎的病因治療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