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是一所滬上的百年老院,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國內示范中醫院。1984—2010年十四... [ 詳細 ]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余小萍教授肺系病臨床辨證思維漫談(下)
時間:2012-11-03 16:02來源:求醫網
5定中、西醫雙重診斷
辨證辨病相結合更能對病勢有總體的了解。西醫所說的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屬于中醫咳嗽范疇,支氣管擴張在中醫屬咳嗽、咯血、痰飲、肺癰范疇;中醫哮證又可包含慢支喘息型和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其虛證可表現為虛喘或肺痿,其實證可為實喘或肺脹;肺脹中痰蒙神竅的肺腦,亦可從重證虛喘和肺痿發展而來。因此中西醫雙重診斷對確定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6定標本-——結合確定病期
肺系病中不同的病證在病程的不同階段,其陰陽、寒熱、表里、虛實各有側重,臟腑受損亦各有所偏,并可相互影響與相互轉化。在復雜的病證中,要把握病情并正確地診斷和治療,就**分清標本,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根據肺系病臨床發病特點,可分為急性發作期、慢性遷延期和臨床緩解期, 就發病特點而論,急性期以標實突出,慢遷期本虛、標實俱現,緩解期以本虛為主。隨著邪正的盛衰消長,標本虛實發生相應變化,因此分清標本對確定治療總則具有指導意義。
7定治則治法——結合選擇方劑
在區分標本虛實后方可確定治法治則。治標實之法有宣肺、肅肺、溫化痰飲、清化痰熱、降氣定喘、活血化瘀等法;治本虛之法有補肺、健脾、益氣、養血、益腎(有滋陰和助陽之不同)諸法,隨證而取。但病程長者,往往邪正消長,虛實交錯,既可并存,又有所偏,此外,還因視癥情不同,各有先后、緩急、輕重和側重,它們之間是有一個動態的變化,需相互配合。
根據肺系疾病的特性,在辨證分析、確定治則治法的基礎上,確定主方主治定方劑。如急性發作期,治咳用止嗽散加減、化痰用澤漆湯加減、平喘用射干麻黃湯加減;慢性遷延期,可合以玉屏風散,六君子湯,血府逐瘀湯,麥門冬湯加減;臨床緩解期,選用玉屏風散,六君子湯,血府逐瘀湯,麥門冬湯,左歸丸,右歸丸加減。
8定藥物——結合劑量變化
肺系病急性發作治以宣肺、化痰、清熱、肅肺、平喘為主。咳嗽反復難愈者,酌情選加百部、胡頹葉、子、臘梅花等斂肺止咳之藥;偏寒痰者,選用澤漆、細辛、半夏;偏熱痰者多用黃芩、竹瀝、猴棗散;平喘定哮者,常選射干、麻黃、地龍、全蝎、蜈蚣。清熱解毒重用柴胡、黃芩、銀花、連翹。
9定療效——結合隨訪
根據肺系病的特點,其療效的確定包括判斷單項癥狀、近期療效、遠期療效。
單項癥狀療效判斷標準,分臨控、顯效、好轉、無效四級。①臨控:咳、痰、喘癥狀好轉九成以上,或癥狀及肺部哮鳴音不足輕度者;②顯效:癥狀好轉六成以上,或癥狀及肺部哮鳴音明顯好轉;③好轉:癥狀好轉三成以上,或癥狀及肺部哮鳴音有好轉;④無效:癥狀好轉不足三成,或癥狀及肺部哮鳴音無改變,甚或加重。
近期療效判斷一般在急性期或遷延期治療1~2周后統計療效,此外還須考慮用藥后起效時間、療程,痰之量、色、性狀及咯痰難易度的改變,夜哮不能平臥次數和持續時間等情況,并結合舌象、脈象及其它次要癥狀和客觀檢查指標于治療前后的變化作對比分析,以進一步判斷療效。
判斷遠期療效一般逐年統計與上一年同期的癥狀輕重程度,或發作頻率,感冒次數,及精神、體力、飲食等方面的變化。肺系疾病有易復發的特點,所以抗復發是確定遠期療效的重要因素,隨訪的目的,除了評價癥狀控制程度,還包括全面分析精神、體力、食欲、睡眠等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
10定方藥的進退守
急性發作期用治標方法治療后,一般3-5天左右見效。如果有效、病情減輕,則守法加減。如果療效不明顯,則考慮三個方面的原因:①辨證是否正確?②選方是否針對?③藥物選擇及劑量是否適當?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辨證施治。當病情進入慢性遷延期則可減少治標藥而增添扶正固本之品,不必等邪全盡后方施補益法。
11定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通過四診,對病情的輕重及發病趨勢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從而確定是單純應用中醫中藥治療還是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合理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就是除中醫辨證施治外,選擇作用好、副作用小、能及時控制病情的方法,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對年老體弱、氣急明顯、跳快及感染嚴重的病人,要及時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對一些特殊病人,如已或曾用過大量抗菌素及止咳平喘西藥或中藥后病情未減者,要仔細查找病因、分析病機、正確辨證,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常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12定保健養生方法
除辨證施治外,向病人傳授預防、飲食、康復鍛煉方面的知識也非常重要,但也要注意因人、因病施教。1)避風寒:首先應注意氣候變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涼。夏季若使用空調,高溫時溫度不宜過低,更不應在低溫中入眠。還應忌吸煙,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灰塵、油煙。2)勤鍛煉:在保健鍛煉方面,有以下幾種方法。①耐寒鍛煉:從夏天開始四季堅持用冷水洗臉、洗鼻;②穴位按摩:每日用大魚際按摩迎香,鼻通,小魚際按摩風池、風府,早晚各100下,持之以恒,對預防和治療感冒、鼻炎等有益處;③自我鍛煉:還可結合自身條件,進行體育鍛煉,如太極拳、呼吸操等,增強體質。3)慎飲食:在飲食方面應選清淡而富有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為宜,可以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鴨、鴿、瘦豬肉、牛肉、河魚等含蛋白質高的食物,以補充營養,并可經常吃些白蘿卜,理氣化痰助消化,即使在服膏方和人參時,也不必“忌口”。據近年研究,蘿卜中含有某種酶,能幫助人參的吸收,另外當病人吃補品時,經常由于脾胃虛弱,虛不受補而“痰飲內阻”,出現脘腹脹滿感,服食熟蘿卜能理氣助運消脹。在水果選擇上,大便偏爛者可選食蘋果、蘆柑,大便干結、口干咽燥者,可常吃香蕉、生梨。4)忌口:在忌口方法,應忌食海鮮蝦蟹、羊肉、雞肉等發物,過咸過酸過甜及辛辣食品、咸菜等,不吃冷飲。飲食不節常可誘發和加重病情;多吃冷飲,易傷脾胃而生痰飲,加重癥狀。5)調情志:還應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情感刺激,避免不良刺激,以減少發作機會。
辯證診斷是中醫學精髓,準確辨證是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前提和基礎,培養臨床辨證思維,完成從客觀到主觀、局部到全身、現象到本質的轉變,結合“十二定”的診治思路,對肺系疾病及其他疾病作出正確診斷。通過長期的學習實踐和經驗積累,必能掌握臨床辨證思維診治,成為合格的臨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