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兒童醫院始建于1958年,位于百花東路103號,是河北省單獨一所市級兒童綜合醫院。經過幾代“兒醫人”的艱辛創業,逐步發展壯大,特別是近幾... [ 詳細 ]
初秋時節防治小兒秋季腹瀉
時間:2012-11-08 17:11來源:求醫網
隨著氣候的逐漸轉涼,又到了小兒腹瀉病的高發季節。秋季性腹瀉是兒童的一種常見病,一般以6個月到兩歲嬰幼兒發病較為多見,病程一般在5到7天。該病發病初期1到2天往往表現為發熱、嘔吐、流涕等癥狀,接著便會出現腹瀉,有時呈噴射性腹瀉,大便呈蛋花湯樣或水樣,一天10多次,嚴重時可以30至40次,因為腹瀉造成患兒水份和電解質的大量丟失,嚴重可以造成患兒的脫水而直接危及生命。因此患兒出現高熱不退、頻繁嘔吐、尿量減少、眼眶凹陷、腹瀉次數增多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專家提醒年輕家長們應盡量避免在夏秋之季給嬰兒斷奶,也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還注意把好嬰兒的,喂養器具和奶瓶要及時清潔消毒,喂食前一定要洗手,注意手的衛生。家里、幼兒園每天要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另外孩子對玩具常常也是連玩帶啃的,因此孩子的玩具也要經常清洗,發現有傳染性腹瀉的患兒應及時進行隔離和治療。家長也切忽自作主張給孩子口服廣譜抗生素,因為廣譜抗生素對病毒性感染不但無效,還可以造成長期應用抗生素而導致腸道菌群紊亂,使腹瀉加重或遷延不愈。
相關鏈接:輪狀病毒于年最早由Bishop從澳大利亞腹瀉兒童腸活檢上皮細胞內發現,形狀如輪狀,故命名為“輪狀病毒”。病毒侵入小腸上皮細胞,絨毛變短及脫落,導致小腸功能喪失。主要引起嬰幼兒秋季腹瀉,主要經糞——口傳播,少數也可經呼吸道空氣傳播。新生兒及出生6個月以內嬰兒受母體抗體保護,故發病在6月~2歲年齡發病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