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建國初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愛嬰醫院”、泰山醫學院教學醫院,泰安市、岱... [ 詳細 ]
我院“白內障復明工程”進展順利
時間:2012-11-09 10:23來源:求醫網
“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由衛生部、財政部和國內殘聯共同牽頭,是列入國家醫改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旨在讓更多的貧困白內障患者接受復明手術,解決其因病致盲的問題并對手術費用給予**,減輕其就醫負擔。醫院作為泰安市岱岳區低視力康復中心,是岱岳區承擔“創建國內白內障無障礙區活動”的單獨定點手術單位,自2009年啟動“白內障復明工程”以來,眼科專家團隊主動走鄉串戶組織集中篩查10余次,發現白內障患者近3000例,行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2000余例,已經實施手術的患者中,手術成功率100%,脫盲率100%,術后視力達到0.5以上的有99.3%,其2012年已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400例的目標任務。
一、強化軟件、硬件建設,為“白內障復明工程”強基礎。重視眼科醫療人才的培養,近年來先后派出10余人次到省級以上醫院進修學習,聘請天津萬里路視光學校、山東省優秀眼病專科醫院施爾明眼科醫院專家等來院講學、手術10余次,確保與國內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理念能同步運行。現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3名,高級驗光師3名。并擁有瑞士產傲帝超聲乳化儀,裂隙燈影像工作站,眼底照相、造影系統,日本拓普康公司電腦驗光儀、裂隙燈、非接觸式眼壓計,德國目樂手術顯微鏡,電腦視野計、眼科A/B超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在泰安市率先實現了眼部檢查數字化,進一步提高了眼科的診療水平。
二、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為“白內障復明工程”添活力。72歲的趙大爺是岱岳區下港鄉人,因患白內障兩只眼睛自去年開始就逐漸模糊,而老伴因為青光眼也已經失明多年。留守在家的兩位老人因為看不見,生活十分困難,常常需要鄰里們幫忙做飯。眼科通過下鄉篩查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于9月19日將趙大爺接入院治療,9月20日在我院完成了白內障手術。“現在好了,你站那么遠,我都看得清。要是換作以前,就是站在我跟前,也看不清是誰。”手術后,老人的右眼視力恢復到0.5左右,老人高興極了。趙大爺老人說,“哪知道現在的政策這么好了,我還以為一輩子都看不到了。”
去年,當一位來自岱岳區祝陽鎮的老人重見光明的時候,他在我院眼科主任姚廣新的面前長跪不起,感謝我院眼科的治療和幫助。這位60多歲的老退伍軍人早年離異、單身,一只眼睛殘疾,卻得了白內障,曾經把襪子煮在面條里,為了提水,把細繩一頭系在自家大門上,一頭系在井臺上,還曾經掉進過井里。為了重見光明,這位老人賣掉家里的楊樹,懷揣著僅有的400元慕名來到了我院眼科。了解到病人的情況后,姚廣新主任帶頭為其捐款,共計捐款2000余元,順利地為其做了白內障手術。
三、大力普及白內障基礎知識,為“白內障復明工程”聚合力。近年來,眼科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大力普及白內障基礎知識,使“白內障復明工程”逐步深入人心。老年性白內障是由于眼內透明的晶狀體發生變性和老化,逐漸變得混濁從而造成視力的減退。目前藥物治療對于白內障來說,只能對早期白內障有一定的延緩發展的作用,手術才是單獨有效方法。白內障患者在早期,視力減退緩慢,還沒影響到正常工作,可以先不接受手術治療,但**白內障病程越長,患者年齡越大,晶體核就越硬,這無疑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容易發生青光眼等并發癥,從而增加手術的難度,使手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被診斷為白內障的患者,需要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手術。白內障手術很簡單,目前**進的白內障手術為超聲乳化術,該手術方式具有對患者眼睛其它組織影響小,手術反應輕,術后視力恢復快等特點。當然,在超乳機器先進的前提下,一例成功的白內障手術還取決于手術者的手術經驗,包括熟練程度、對于疑難病例的手術設計、處理手術并發癥的能力和獨特的手術技巧等。(李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