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9年,是全縣單獨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教學、科研、康復于一體的縣級綜合性醫院。是“新鄉縣法醫門診”、“新鄉縣... [ 詳細 ]
妊娠晚期婦女營養狀況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關系
時間:2012-11-15 14:11來源:求醫網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臨床上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因此帶來得母兒并發癥也相應增多,如產后出血、手術產、產傷等的危險性均明顯增加。巨大兒成年后的遠起并發癥如糖尿病、代謝綜和征、高血壓等發病風險也相應增加。新生兒出生體重變化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孕期營養是影響胎兒體重的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以有研究表明,孕婦體重增加與新生兒出生體重有明顯的相關性。而孕婦體重增加的特點又以孕中、晚期為主。對于胎兒來說,妊娠后3個月是腦發育和體脂儲存的快速增長期,超過30周,脂肪積累明顯超過非脂肪成分的積累。
研究表明,孕期熱卡和脂肪攝入量與新生兒出生體重有明顯相關性,而與蛋白質和碳水化和物的攝入量相關性不大。孕婦每日脂肪攝入量超過64g,巨大兒發生的危險性明顯增加。中華營養學會推薦的孕期脂肪攝入量標準(年)是64g,因此我們建議孕晚期孕婦每日脂肪攝入量標準不應超過64g。
近年來,孕婦體重增加也在不斷升高。有研究表明,孕婦平均體重增加在16kg,當孕婦體重增加超過18kg時,不管孕前體重指數如何,巨大兒發生的危險性均明顯增加。
三大供能營養素中,**被機體利用的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質,最后是脂肪。研究表明,脂肪儲存與孕婦體重呈正相關。因此可以通過控制脂肪的攝入量來控制孕婦體重的過多增加,進而降低巨大兒的發生率。
微量元素的攝入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無明顯相關性。因多數微量元素在體內均有儲備,當機體需要量增加而攝入量不足時,機體會通過自身調節來滿足自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