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是國內首批縣區級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全區單獨一間婦女兒童專科醫院,連續多年受到國家和省、市的表彰,是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佛山市順德區婦幼保健院 > 醫院資訊 > 嬰幼兒聽力保健知識
嬰幼兒聽力保健知識
時間:2013-03-11 12:51來源:求醫網
一.我國耳聾和語言障礙殘疾發病率為各種殘疾之首,共有此類患者約萬人。并且每年仍在不斷增長。聽力篩查和檢測聽力的方法有許多種,對嬰幼兒而言,最簡單快捷、又無任何毒副作用和創傷的聽力篩查檢查當屬耳聲發射檢測技術。這是一種客觀檢測技術。目前只有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運用該技術進行新生兒普遍聽力篩查。這種檢查不需要嚴格控制環境噪聲,不受患者年齡和意識影響,患者不需要主動配合,只要安靜不吵鬧(睡熟較好),幾分鐘就可得到準確可得到準確可靠的結論,極大方便了嬰幼兒患者。
二.嬰幼兒的聽力器官是非常脆弱和容易受操作的,聽力操作嚴重影響了嬰幼兒接受外界信息能力,尤其是學習發音和學習語言。嚴重者導致又聾又啞,中輕度也常因語言分辨力差且理解力差,表現在性情煩燥多動、學話遲與發音不準等。此外與他人交流溝通不便,進一步影響情緒性格的正常發育,有些近似孤獨癥,也造成學習困難等。早期發現和治療可減少患者家庭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也為社會減少了許多浪費和負擔。
作為父母,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出生三天后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陽性或可疑者應注意觀察并定期檢查,1個月檢查仍不通過則轉診五官科。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先天性聽力損傷,可最大程度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通過篩查者,基本可排除先天性外周聽力損傷。但應該了解,先天性中樞性聽力操作雖然極少,篩查卻不能發現。而且超過50 %的耳聾是后天發生的,防治同樣重要。
2. 經嬰兒哺乳或喂水時預防嗆咳,避免奶、水等入耳,嬰兒有鼻塞流涕或咳嗽時較好同時檢查耳部排除中耳炎。因為連接鼻腔后部與中耳的耳咽管能引發不同的中耳炎癥。
3. 當嬰兒睡覺時煩燥不安、輾轉身體,頻繁搖頭、易驚跳睡不穩時,也應到五官科檢查,看是否滲出性中耳炎引起,這是導致聽力下降的常見病。如反復發作或持續發作,對處于學語的嬰兒可能引起語言障礙,嚴重者即為聾啞癥。
4. 嬰兒如出現發熱、夜晚尖叫、哭鬧不安、有的抓耳撓腮,有的外耳道流血流膿,可能已患上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只要及早治療,通常不太影響聽力。
5. 體質虛弱或有聾啞家族史者應定期做聽力監測, 慎用耳毒性藥物。
6. 已學會說話的兒童發生分泌性中耳炎,多數表現為耳鳴耳悶、耳痛、自聽過強感或聽力下降。
正常情況下,1歲多的孩子發音已經準確,1歲半至2歲就可以說出許多詞語和短句。如發音不準或不會說話應引起重視。3歲前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由于聽力損傷導致嬰兒期應該學會而未學會的語言功能,就是醫好耳疾恢復聽力,也需要幾倍于此的時間學習補救,而且治愈可能性很小。
另外,警惕遲發性或對稱進行性聽損傷發生。對于低出生體重昴,呼吸窘迫綜合癥,細支氣管—肺發育異常,持續幾十天的機械給氧及反復發作的滲出性中耳炎、還有符合聽損傷
危險指標如:母親妊娠早期患流感、風疹病毒等感染和患妊高征、糖尿病等疾病及合用慶大霉素等耳毒性藥物,新生兒黃疸,風疹病毒或原蟲感染,顱面部畸形,神經系統感染或其它異常等嬰幼兒,即使初篩聽力已通過,仍應該在3周歲前,每6個月進行一次聽力學監測。
我區衛生局為此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并在區婦幼保健院設立了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心,目前全區各地已陸續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為早期發現和干預治療嬰幼兒聽力損傷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