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內鏡
時間:2012-05-29 14:46來源:求醫網
膠囊“長眼”能進肚 體內邊走邊拍能看病
膠囊內鏡
吞下一粒帶攝像頭的小膠囊,6至8小時后醫生就能看到患者胃腸“內景”,以此診斷病情。這種頗具科幻效果的膠囊——內鏡膠囊已現身沈陽。
內鏡膠囊看起來與普通膠囊一個樣,略大,長約1.5厘米,直徑不足1厘米,一端透明,可見黑色米粒大的攝像頭,另配有一個體外圖像記錄儀。
使用內鏡膠囊如同服藥,就水喝下就行。膠囊從入口腔的那一刻起,就以2秒/張的速度拍照,在消化道的蠕動下歷經整個消化過程,一路走一路拍,圖像實時傳送至患者口袋里的記錄儀。6—8小時后,膠囊電池用盡,隨大便排出體外,但已收集齊食道、胃、小腸等器官的內部情況,一般一次拍下圖片達9千余張。
傳統的胃鏡、腸鏡需從口腔甚至肛門插管檢查,不少患者抗拒排斥,而內鏡膠囊無創無痛,吞下后就能自由活動,第二天把記錄儀還給醫生就完成全部檢查。接下來由醫生回放照片,診斷病情。
膠囊內鏡的四大特點:
擴展視野:全小腸段真彩色圖像清晰微觀,突破了小腸檢查的盲區,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診斷檢出率。
安全衛生:膠囊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且檢查過程無痛無創;其外殼采用不能被消化液腐蝕的醫用高分子材料,對人體無毒、無刺激性,能夠安全排出體外。
舒適自如:患者無須麻醉、無須住院,行動自由,不耽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是注意檢查當天不從事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即可)。
操作簡單:整個檢查僅為吞服膠囊、記錄與回放觀察三個過程。醫生只需在回放過程中,通過拍攝到的圖片即可對病情做出準確判斷。
膠囊內鏡——消化內鏡史上的第四個里程碑
膠囊內鏡的誕生為消化道疾病的診斷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被人們稱為消化內鏡史上的第四個里程碑;膠囊內鏡即無線內鏡,它是由一個微型照相機、數字處理系統和無線收發系統等組成,受檢者將膠囊內鏡吞咽下后,可將受檢者消化道圖像無線傳送到體外的接收器。與插入式的消化道內鏡相比,膠囊內鏡最大的優點是無痛、無創、安全、便捷,尤其是對小腸的檢查具有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