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每個人都必須熟悉。如今,“三高”之后的第四高——高尿酸也浮出水面,而且它正在走強。根據目前調查的數據統計尿酸高的患者一般都有痛風的癥狀,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是如此,平時要注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
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患高尿酸血癥的人數甚至超過糖尿病患者,數據顯示患高尿酸的患者高達1.2億人,病發率是20年前的十倍以上。這種流行病增加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對于高尿酸和痛風兩者的認知,很多朋友對其都有誤解,在生活中有必要去了解并且梳理清楚這兩者的區別。
1,高尿酸不等于痛風
痛風大多數都是因為高尿酸,但這并不能說明著高尿酸就一定會有痛風的癥狀。痛風只能在血液中的尿酸程度達到一定的沉積后在關節滑膜上并引起滑膜炎癥時才會發生感覺到痛風。在醫學上的事實,只有約10%的高尿酸會導致痛風。由于痛風的復雜致病因素,當痛風發作時,許多人的血尿酸水平可能在正常范圍內。這時,不要迷信測試結果并延遲痛風的治療。
2,高尿酸有可能會引起痛風
高尿酸與痛風之間還是有一定的關聯,尿酸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最終產物。高尿酸對人體的許多組織和器官有害。過多的尿酸沉積在骨骼和關節上,就容易引起痛風,在腎臟中沉積有可能會引起腎臟疾病如果沉積嚴重的話容易誘發腎衰竭。高尿酸還大大增加了與各種代謝相關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高尿酸,不是痛風
關于這個問題的爭議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學術界基本上已經統一了意見:無論一個人多么“健康”,只要尿酸超過一定值,就應該考慮尿酸治療。只有治療方案根據風險因素而有所不同,可以是生活方式調整,定期審查或藥物治療。如果患者還患有糖尿病,慢性腎病或心血管疾病等危險因素,那么即使沒有痛風發作,也更需要開始降低尿酸。
4,僅通過飲食減少尿酸是無效的。
人體血液中80%的尿酸來自其自身的新陳代謝,只有20%來自食物攝入。因此,簡單飲食控制對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必須根據病情使用降尿酸藥物(別嘌呤醇,非布索坦或苯溴馬隆)。許多患者拒絕服用該藥,因為他們擔心“藥物副作用”。但這往往導致了尿酸的增加,延誤了較好時期。
5,減少尿酸靠藥物是不夠的
在應用降尿酸藥物后有一定效果后,一些患者認為他們可以高枕無憂,并且可以在飲食各方面上不控制。“想著復發了在吃點藥也不是一件大事。”這個想法不僅錯誤而且危險。對于慢性代謝性疾病如痛風,“保持較好的飲食和運動”是治療的前提和基礎。通過簡單地減少來源的“糖酸”的攝入來控制疾病是困難的。然而,由于缺乏各項營養,尿酸顯著升高,并且必須增加藥物劑量,這也增加了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
平時如果患有痛風的患者應該及時的檢查自己的尿酸情況,以免情況惡化,適當的加強鍛煉增強個人的體質,平時多飲水和多吃蔬菜水果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配合醫生加上良好的生活習慣,情況會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