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種呼吸道疾病,屬于慢性疾病,不會傳染。發作時可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能導致窒息。根據世界氣喘診治的定義,長期的呼吸道慢性發炎反應,是典型的氣喘。
由于發炎細胞長期浸潤在呼吸道表皮下層,造成慢性發炎,氣喘患者幾乎都需要終身治療,當發炎癥狀依外在或內在因素變得更嚴重,且造成呼吸道敏感,分泌痰液的黏液細胞增加時,就需要給予積極治療。
氣喘的主要癥狀有呼吸困難、喘鳴(當患者呼吸時,胸腔有共鳴的聲音)、胸悶與慢性咳嗽。
病征
有些哮喘患者會有慢性呼吸困難。其他患者由于接觸一定數量的致敏原,會出現斷斷續續的病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發作時的臨床病征是呼吸困難并帶有喘氣。雖然后者經常被認為是哮喘必定有的征狀,但一些患者主要有咳嗽及在晚期,連喘氣聲也不能聽見。當咳嗽時可能會有啖。但嚴重病發時會來得很突然,胸口收縮感覺痛楚,呼吸變得困難,并且喘氣。
哮喘的療法
西醫已經表明哮喘是一種不能治療的病,所以西醫一般會用吸入式的藥物來減輕哮喘的病情.普遍為使用Salbutamol(beta-2agonist)使氣管擴張,以免病患者因而窒息.當哮喘發作時,立即給病人吸入藥物,并把病人安置在空氣流通及沒有空氣懸浮物污染的地方。
民間稱當哮喘發作時,應立即飲三大杯開水,令身體立刻增加水份;之后煲滾一大壺水,要患者在滾水上吸入水蒸氣,將水份直接帶入支氣管,這方法可立刻減少患者的辛苦度.此方法是錯的,首先當哮喘發作時喝水是極度危險.再者把水蒸氣吸入肺部也是很不智,因為水份會吸附在肺氣泡上阻隔肺血液跟氧氣溶合,更令病患者得不到充份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