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無不聞之變色,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發癥中極為嚴重的,如不能早期及時發現并治療,等到糖尿病足發展到潰瘍、壞疽時期,糖尿病患者有可能必須面對截趾、截肢的后果。糖尿病患者要保護好雙腳,避免錯過并發癥的較好治療時機,除了要控制好血糖以外,還必須了解糖尿病足的相關臨床癥狀,以便及時發現并就診。
那么,糖尿病足的臨床癥狀有哪些呢?
專家介紹,糖尿病足初期,患者多有皮膚瘙癢、肢端發涼、感覺遲鈍、水腫,繼之出現雙足襪套式的持續麻木,多數可出現痛覺減退或消失,少數出現患處針刺樣、刀割樣、燒灼樣疼痛,夜間或遇熱時加重,鴨步行走或倚杖而行。有些老年病人伴有嚴重肢體缺血史,如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等。
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出現慢性潰瘍時,顯示足病進一步加重,足跖部(腳底板)、跖骨頭外形成圓形的穿透性潰瘍。有時出現韌帶撕裂、小骨折、骨質破壞,并有夏科(Charcot)關節。干性壞疽時,全足、足趾(腳底板)干枯、變小,皮膚光亮、變薄,呈淡紅色,趾尖邊區可見有為數不等的黑點、黑斑。濕性壞疽時,足部發紅、腫脹、皮膚破潰,形成大小、形態深度不等的潰瘍或膿腫,皮膚、血管、神經、骨組織壞死。
專家提醒廣大患者朋友,當發現足部有上述癥狀出現,應盡早到醫院檢查,如確診為糖尿病足應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避免糖尿病足病情加重給患者帶來截肢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