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血管病變和(或)神經病變和感染等因素,導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組織破壞的一種病變。了解糖尿病足的臨床分型,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進行治療,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的臨床分型有哪些。
臨床上可將糖尿病足分為兩類:神經病變型和神經缺血型,區別神經性潰瘍和神經缺血性糖尿病足的意義在于其治療方法和預后是不同的。
1、神經病變型糖尿病足 神經病變為主,局部血液循環良好。足部周圍神經病變包括軀體和自主神經損害,發病初以小纖維神經病變為主,出現痛覺和溫度覺喪失。交感神經去神經支配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特征性改變,也是由于小神經纖維缺失而造成的。外周交感神經受損的檢查,可以借助直接測量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肢節后纖維C的交感活性而獲得,細小動脈內的交感神經末梢可完全消失或距離顯著增加?;旌闲陨窠浝w維(包括有髓大、小感覺纖維)的病理改變最終可導致糖尿病足,伴觸覺、振動覺、本體感覺、痛覺和溫度覺的降低。運動纖維亦可受累,表現為運動傳導速度減饅,足固有肌肉的動作電位消失,繼而出現肌肉無力、廢用性萎縮變形及爪形足。神經性足由于血液灌注良好,足部皮膚溫暖,可觸及明顯搏動的動脈,但皮膚表面較干燥。由于感覺、運動和自主神經病變同時存在,導致病人保護性感覺消失、皮膚干燥并出現爪形趾。
2、神經缺血型糖尿病足 單純缺血性而無神經病變者非常罕見,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在初次就診時約50%為神經性潰瘍,約50%為神經缺血性潰瘍,國內糖尿病足潰瘍以神經缺血性為主,神經性潰瘍較少見。大多存在神經病變風足動脈搏動減弱。主要表現為足部冰涼,動脈搏動不能捫及。是否出現痛性神經病變,取決于神經病變的嚴重程度。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變呈雙側狹窄伴節段性擴張,尤以遠端更為明顯。神經缺血性足病的并發癥包括:間歇性跛行、靜息痛、邊緣銳利的潰瘍、嚴重時可出現壞疽。嚴重的神經病變病人可以出現間歇性跛行和靜息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