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痘疫苗性結膜、角膜炎多通過疫苗感染,即接種減毒牛痘疫苗,通過飛濺或手接觸等方式,誤將疫苗帶至眼部感染而發病。常見于小兒或醫務工作者,主要是未接種過牛痘或接種牛痘年代已久遠者。潛伏期一般在三天左右。癥狀一般來說比較輕,但亦有較為明顯者,由于毒素對血管內皮細胞的刺激,導致眼瞼腫脹、充血、逐漸加重,以致不能睜開眼睛。耳前淋巴腺可以腫大,瞼結膜形成被以白色偽膜的小潰瘍,周圍可以有增生的肉芽組織,球結膜充血,也可以有類似病損。約一周后潰瘍愈合,結成瘢痕樣變,也見有病程達二至四周的患者。
一般預后良好,較重病例,瘢痕較深,范圍較大的,可以引起瞼內翻,瞼球粘連等合并癥。除結膜病變外,患者還常伴有眼瞼、口、鼻部牛痘損害。
發生角膜病變者,可以呈現點狀侵潤、樹枝狀、地圖樣或盤狀角膜炎,甚至角膜膿腫、潰瘍等嚴重損害,此種情況多預后不良。
預防和治療措施為控制接種牛痘幼兒,不以手搔抓接種部位。醫務人員要小心操作,避免疫苗濺入眼內。治療應該及時抗病毒和抗炎治療,局部滴用抗病毒滴眼液和抗天花免疫血清。為預防繼發感染可以用抗生素眼藥、口服藥等,角膜炎患者可以按病毒性角膜炎進行治療,密切觀察恢復情況,必要時住院觀察治療比較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