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效果好不好
時間:2016-04-20來源:求醫網
中醫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效果好不好?脊髓型頸椎病屬于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是頸椎退變引起的疾病,只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才是緩解其癥狀,最常見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中醫治療等。那么,中醫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效果好不好?專家表示中醫療法很多,患者們需要根據自身的類型以及病情對癥治療。
中醫中藥對于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效果非常理想,但若是醫生水平不夠的情況下,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在選擇上需要慎重。中醫藥治療脊髓型頸椎病主要從活血通絡補腎等方面組方用藥。脊髓型頸椎病的患者有手臂的麻木、頭暈等癥狀,中醫認為氣不通則麻,血不通則木,氣血不通則生麻木,可用下方治療30克、骨碎補30克、淫羊藿10克、鹿角霜10克、肉叢蓉20克、熟地10克、萊菔子15克、葛根20克、松節10克、全蝎3克、土鱉蟲10克。
一、辯證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1、氣血凝滯型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多因頸部反復疲勞形成慢性勞損所致。臨床上有頸肩背強痛、酸硬,嚴重者甚至僵斜不能屈伸轉側,活動受限。一般疼痛多局限于某一側或某一肌群。常表現在晨起、久坐、看書、寫文章、看電視等頸項部長時間不動而癥狀加重,致氣血凝滯,經絡隔阻,脈多滯澀。脊髓型頸椎病治療以行滯化淤、通行經絡,佐以解痙止痛。以復元活血湯加白芍、木瓜、僵蠶、育皮、細辛、葛根為主方,5―10劑即可明顯見效。
2、風寒濕痹型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多為夜臥當風或雨淋等外感風寒濕邪所致。臨床表現以頸項、肩背定位性疼痛,頸項僵直,難于側轉,屈伸功能明顯受限,常有強迫性斜頸位,或伴有頭痛頭沉、惡寒拘急等癥。這是由于風寒濕邪凝滯經絡,氣血淤滯型頸型頸椎病不得行所致,脈多浮緩或弦或緊。脊髓型頸椎病治療時用調和營衛、通達腠理,佐以解痙止痛的方法。以楊式蠲痹湯加葛根、木瓜、細辛、青皮為主方,5―10劑即可達到治愈標準。
二、艾灸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推薦大家用艾條,比較簡便實用。點著了以后在脊髓型頸椎病疼痛部位治療,一般都是在穴位治療。艾是直接熏烤到這個穴位,也是用熱力刺激,艾藥的刺激,艾燃燒發出的紅外光的刺激達到治療作用。脊髓型頸椎病治療時要特別關注經絡,對于腰部疼痛主要就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還有的是帶脈的問題。腰痛跟這三條經脈關系比較大。
中醫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效果好不好的介紹到此為止,能幫到大家對于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的治療有更好地認識,中醫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按摩治療、針灸療法等等,患者們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效果好不好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 脊髓型頸椎病治療方法 |
- 脊髓型頸椎病病因 |
- 脊髓型頸椎病飲食 |
- 脊髓型頸椎病專家 |
- 脊髓型頸椎病醫院
- 脊髓型頸椎病治療指南 |
- 脊髓型頸椎病癥狀 |
- 脊髓型頸椎病檢查 |
- 視頻 |
- 脊髓型頸椎病咨詢